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他出生于沛县(今江苏沛县),原封为代王,因为他为人宽容平和,政治上保持低调而深受百姓的爱戴。 在吕后专权期间,汉文帝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在位期间,汉文帝注重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水利等经济事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降低赋税,改革货币制度,开放商业贸易,积极开发水利,使汉朝经济繁荣发展。 汉文帝去世时,享年46岁。他的继位者是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

文帝议佐百姓诏

两汉    刘恒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古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