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关雎》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作者佚名。历史上曾有多种关于此篇诗旨的看法,但最贴近诗意的解读应该是“孤独盼友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者在切盼友人前来拜访,共饮谈心以解除孤独寂寞之苦。人类都有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欲望以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一旦得不到满足或有所缺憾,就会产生孤独感。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看来,诗中的“我”已经感受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努力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并渴望有良友前来交流感情。
全诗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通过期待的眼光、诚挚的态度和殷勤的款待,频频召唤“君子”前来做客,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情境。阐述了人们相互交往、联结在一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示了人类社会中相互关怀、相助相爱的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