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方干,中国唐朝著名律诗诗人,字雄飞,号玄英,生于809年,卒于888年。他出生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擅长律诗,作品清润小巧,且多警句。他的诗歌有的反映了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 方干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远大于其官职。文德元年(888年),他客死于会稽,后被归葬于桐江。门人们为了纪念他,相互论道道德,谥曰“玄英先生”。同时,门人们还收集了他的遗诗370余篇,并编入《方干诗集》传世。在《全唐诗》中他的作品收录有6卷348篇。 方干对于唐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宋代,范仲淹守睦州时,还为方干绘制了像并放置在严陵祠配享。他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后人,值得后人借鉴。

介绍

,方干的才华及文学造诣令他刮目相看。于是,姚合便成了方干的赞赏者,并以他为元舍人。方干也因此得到大量的激励,以及为供给江浙文士讲学的好处。

方干,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的字雄飞,号玄英,因其人格魅力,音辞华丽而驰名于世。

他素来崇尚礼仪,每当见到人,总是行三拜之礼。由于他的礼节规范,因此他被时人称作“方三拜”。他喜欢凌侮,喜欢以自己的才华去戏弄别人,因而受到了周围人的爱戴。

方干闻名于世的原因之一是他的才华,特别是喜欢吟咏诗词,对于古代文学具有深厚的造诣。他的才华曾得到另一位文学巨擘徐凝的认可,从而受到崇敬。

另外,方干也因为其容貌在社交圈中显得很不起眼。一次与钱塘太守姚合见面,因为姚合看不起他,并质疑他的才华,因此想读一读方干的诗稿。看完方干的作品,姚合深感服气,以他为元舍人,并一直以他为众人所仰慕的才华。

在科举考试中不得意的方干,因为姚合的赞赏而获得了很多激励。他居住的家乡桐江白云源(现桐庐县芦茨乡),成为终身学者的常居之所。

总之,方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文学造诣深厚,个人修养高尚,为人处世方正干练。他的文学风格独具特色,而他尊重礼仪,崇尚美德的精神也将继续影响后人。方干是唐朝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一生虽然未能得到官方的重用和认可,但是他的诗歌却被后人传颂不衰。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思考,被誉为“吟咏生命、独具风骨”的代表作品。

在方干去世之后,他的门人相互评价起他的德行,并称他为“玄英先生”,这表明了方干在门人和后人心目中的高度地位。此外,他的门人还搜集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了《方干诗集》,这部诗集至今传世。

在唐朝时期,方干的诗歌虽然未能得到官方的认可,但是在宋代,他被范仲淹尊为文学先驱,并被绘制成像于严陵祠配享。这表明了方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历代文人的肯定和尊崇。

回顾方干的一生,虽然他没有达到自己的宏愿,但他却用自己的才华和文学成就,赢得了后人的赞赏和敬佩。他的诗歌内容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充分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至今仍然享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人所传颂。 介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