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杜牧——一个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和散文家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被人们誉为“杜紫薇”。他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
杜牧的家世显赫。他是宰相杜佑之孙,同时也是文学家杜从郁之子。唐代文学家中,称杜甫为“老杜”,而称杜牧为“小杜”。
在大和二年,杜牧年仅26岁就中了进士,并被授予弘文馆校书郎的职务。他的才华让人们对他寄予厚望。之后,他赴江西担任观察使幕,继而转任淮南节度使幕,最后又回到了观察使的位置。
尽管杜牧在政治上不是十分活跃,但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的诗篇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性,尤其是他创作的名篇——《阿(ē)房宫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杜牧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散文家。《柳毅(è)传》和《赤壁( bì )赋》等散文作品,极富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总结而言,杜牧之所以被后人誉为“杜紫薇”,除了他祖上的名望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他那些极具艺术价值和时代性的诗篇和散文作品。他的创作对后人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一位文学巨匠。小李杜是唐朝中晚期的两位著名诗人,也是李白与杜甫的后来者。他们的诗歌风格与李白杜甫有所不同,注重在语言上的简洁和优美。小李杜主要以四言和五言古诗为主,其中小李李商隐的代表作为《锦瑟》,《无题》等。而杜牧的代表作为《赤壁》,《泊秦淮》等。他们的诗歌以咏史抒怀为主,这也是他们与李白杜甫的区别所在。小李杜与李白杜甫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更多关注个体的感受与表达。在唐朝诗歌史上,小李杜的作品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们为后世唐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代表作有《山行》,《清明》,《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