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
黄公度,字师宪,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他的词作以咏梅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一剪梅》、《眼儿媚》等。黄公度的作品善于运用朴素的词语,将人情世态的深刻感悟表达得淋漓尽致,被誉为“词浅意深”。他的艺术造诣非常高,代表作有《菩萨蛮》、《卜算子》、《浣溪沙》等。
《菩萨蛮》描写了离人思念之苦,其中“愁绪促眉端,不随衣带宽”这句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人因思念而逐渐消瘦,但衣带反而变得宽松,而眉头仍然紧锁,这种对细节的把握让人印象深刻。
《卜算子》中的“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等词句也同样富有哀怨之情,令人不禁陷入感伤之中。
除了以上两篇,黄公度的其他作品中也能找出不少类似的佳句。他的词作格律森严,兴寄深远,让人品味外味之间的幽妙。
据《四库总目提要》记载,黄公度集共十一卷,其中包括陈俊卿所称的《知稼翁词》一卷。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黄公度的词气和音雅,人品高尚,词理优胜。在《知稼翁宋六十一家词选》中,也收录了黄公度的小令数篇,可见其词作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黄公度是明代词坛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词作朴实而生动,表现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笔。
黄公度简介: 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于1109年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黄公度幼时聪明好学,勤奋读书,有才华和文学造诣。 绍兴八年(1138年),黄公度中进士,并被任命为平海军节度判官签书。然而,由于他不屈不挠地维护正义和廉洁,拒绝向当时的权臣秦桧低头,遭到了秦桧的排挤和打压,最终被罢免归乡。 后来,黄公度又历任秘书省正字、主管台州崇道观、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等职务。在这些职务中,他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对当地百姓极具亲和力,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黄公度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词作清新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知稼翁词派”代表之一。他留下的文学作品包括《知稼翁集》十一卷和《知稼翁词》一卷。 据史书记载,黄公度去世于乾道元年(1165年),享年48岁。他一生以廉洁奉公、忠诚爱国为己任,深得人民敬爱和尊重,被誉为南宋时期的正直不阿的政治家和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