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2年)是北朝隋之际的诗人,字子行,出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他年轻时曾师从“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因才学超群而受人注目,后在北齐官场上任职。在齐宣王去世时,朝臣们各自写了10篇挽歌,最终选用八篇,而其中卢思道的作品占了八成之多,时人因此称他为“八米卢郎”。北齐末期,他担任待诏文林馆的职务,在北周灭齐后移居长安,并升至散骑侍郎的官位。隋朝建立后不久,他于开皇元年去世。卢思道的主要文学活动集中在北朝时期,他以诗文才华著称,文风清新简洁,富有感情,被誉为北朝著名的诗人。

从军行

隋朝    卢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