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彪

班彪,字叔皮,出生于官宦世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自幼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一同游学不辍,才名渐显。西汉末年,为避战乱,班彪依附于隗嚣,并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用《王命论》感化之,但结果未能如愿。后来,班彪移居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带),为大将军窦融从事,劝说窦融支持光武帝。 东汉初年,班彪举荐茂才,任徐县令,但因病而免去了官职。在免职后,班彪专注于史学著述,写成了《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班彪的《后传》影响了他的儿子班固修成《汉书》,班固在修史工作中多次引用班彪的史料和观点。班彪的女儿班昭等人也修史补充班固所未及完成的内容。 虽然班彪的生卒年份不详,但他是我国历史学界的重要人物,其贡献为我们了解汉代及后续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