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
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译文及注释:
座主登上王位回到凤凰阁,门生们批阅诏书站在鳌头上。玉堂和旧阁里有很多珍奇的物品,可以在西斋里润笔写作。
注释:
座主:指主持座谈会的人。
登庸:指登上朝廷的高位。
凤阙:指皇帝的宝座。
门生:指学生、弟子。
批诏:指批阅皇帝的诏书。
立鳌头:指在官场上获得高位。
玉堂旧阁:指皇家的旧宫殿。
珍玩:指珍贵的艺术品、文物等。
西斋:指书房。
润笔:指润色文章,使之更加优美。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段内容主要是关于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中的相关术语和制度性规定,以下是补充注释:
1. 座主:指当时唐宋时期进士考试时主持考试场次的官员。根据《唐国史补》卷下的记载,座主是由有司推荐的贵族或官员担任的。
2. 登庸:指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被授予一定等级的官职并正式上任工作。历史上,登庸是每个科举考试的终极目标,也是许多读书人的梦想。
3. 凤阙:指皇宫内的高阶建筑,也就是朝廷所在地。凤阙通常是帝王处理政务、接受朝臣朝贺的地方,是朝廷的象征。
4. 批: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一批人进行评选、确定等级的过程。在科举制度中,考生们会被按照不同的批次进行评选和筛选,以最终确定他们的等级、名次和官职。
5. 鳌头:是指科举考试中取得最高成绩的状元。在皇宫的石阶前,通常有一块刻着鳌(大鳖)的石头,状元在考试结束后会站在这里等待榜文公布,因此被称为“鳌头”。
6. 玉堂:指华丽的殿堂,多用于皇宫内部场景的描述。在唐宋时期,玉堂也经常用来指代皇帝的宫殿,在这里皇帝举行宴会、处理政务,也是各种重要仪式和庆典的场所。
注释详情»
李瀚简介: 李瀚,籍贯不详,生平俱不详。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己酉,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状元及第,同时也是该科进士二十五人中的一员。其他考取进士的有温宪、吴融等人,考官为礼部侍郎赵崇。至于李瀚的其他信息,史料中并没有提及,因此其余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