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赏析:
《答苏武书》是一篇描写历史事件的散文,作者为李陵。本文主要描述了当时李陵在伐匈奴的战争中的投降行为,并以此信向苏武谢罪解脱。文章中,李陵通过生动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自己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的艰难处境和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而进行的投降决定。同时,通过对比自己的居住环境与苏武的高贵荣归,突出了自己的悲苦境遇。
尽管有学者认为这篇文章可能是后人伪作,但由于它在《文选》中得以收录,因此其真实性还是存在的。无论如何,从文学角度来看,这篇文章的文笔流畅、构思精妙,赋予了历史事件更多的人性和悲情色彩。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内容生动有趣,而且既有历史考据的价值,也能激发读者的同情心和思考力。在阅读时,不仅可以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细节,也能对作者的心路历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子卿足下:您辛勤地宣扬美德,在太平盛世当官,美名流传于四方,真是值得庆幸啊!
子卿:指称对方为官。足下:对受尊敬者的敬称。
美德:优秀品德、行为。
太平盛世:治理得当、万民安宁的时代。
美名:好的名声、声誉。
流传:广为传颂、流传。
四方:各处、各地。
庆幸:为所拥有和经历感到高兴和满足。
我流落在远方异国,这是前人所感悲痛的。遥望南方,怀念故人,怎能不满含深情?
流落:离开原居地、流亡。
异国:外国、他乡。
前人:指古代先贤、智者。
悲痛:伤心难过、悲哀。
遥望:向远方看、远眺。
南方:指对面、南疆。
怀念:想念、思念。
故人:已去世或离别的亲友。
满含深情:充满深情。
以前承蒙您不弃,从远处赐给我回音,殷勤地安慰、教诲,超过了骨肉之情。我虽然愚钝,又怎能不感慨万端?
承蒙:蒙受、受到。
不弃:不离不弃、不抛弃。
回音:回信、回复。
殷勤:热情周到。
安慰:慰藉、安抚。
教诲:指导、教育。
超过了骨肉之情:形容对受恩人特别的感激之情。
愚钝:愚笨、不聪明。
感慨万端:感触很深、感慨很多。
我从投降以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整天看不见别的,只见到些异族之人。
投降:投降敌人、屈服。
艰难困境:非常艰难的境况。
异族:外族、异邦。
愁闷苦恼:心情不畅、忧愁焦虑。
我戴不惯皮袖套,住不惯毡幕,也只能靠它们来抵御风雨;吃不惯腥羶的肉,喝不惯乳浆,也只能用它们来充饥解渴。
皮袖套:指护手的手套。
毡幕:蒙古包的门帘、窗帘。
抵御:抵挡、抵抗。
腥羶:指味道油腻而不好闻、难吃的食物。
乳浆:牛奶。
眼看四周,有谁能一起谈笑欢乐呢?胡地结着厚厚的坚冰,边塞上的土被冻得裂开,只听见悲惨凄凉的风声。
眼看: 视察周围、环视。
谈笑欢乐:畅谈、开怀。
胡地:指蒙古、边疆。
结着厚厚的坚冰:因气候寒冷,地面积雪融化后形成的冰层。
土被冻得裂开:因为低温,土壤干裂。
悲惨凄凉的风声:风声中透露出的悲凉和孤寂感。
深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晚不能入睡,侧耳倾听,胡笳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在边塞的四面响起。清晨坐起来听着这些声音,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
深秋九月:描绘气候状况。
塞外:边疆之地、边陲。
草木凋零:秋季叶子枯萎脱落。
侧耳倾听:倾听细微的声音。
胡笳声:具有亚洲风格的吹奏乐器。
牧马悲哀地嘶叫:形容动物情感丰富。
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多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四面响起:满是整个边塞的四面都回响着。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流下泪水:感动到泪流满面。
唉,子卿,我难道是铁石心肠,能不悲伤?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不得安宁。
铁石心肠:形容感情冷酷,没有同情心。
悲伤:凄凉、悲哀。
分别:离别、分手。
无聊:寂寞、无趣。
上念老母:指思念已故的母亲。
垂暮之年:指年老之时。
无罪:没有犯罪、无辜。
杀害:杀死、害死。
辜负:背叛、亏欠。
荣誉:荣耀、光彩。
蒙受:遭受、承担。
羞辱:受侮辱、受损失。
命中注定:命运已经注定了。
出身:出生、家庭背景。
礼义:指尊重礼仪和道德的风尚。
茫然无知:毫无所知、一无所知。
恩德: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和恩惠。
终身不得安宁:一辈子都无法安居乐业。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陵简介: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出身于显赫家族,李广之孙。年轻时就投身于军旅事业,曾任汉军将领,率领军队与匈奴作战。然而在一次战败中,他被俘虏并投降了匈奴。由于其投降行为,汉朝政府对其采取了“诛九族”的残酷手段,李陵的三族全部被处死,导致他与汉朝彻底断绝关系。由于其一生充满了国仇家恨的矛盾,因而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