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作者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连论,说明了卖粮食太便宜会挫伤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导致产量减少,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有很大影响的。同时,作者也揭露出农民现实生活的贫困穷苦,让统治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文章中,作者特别强调了农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而要增加蓄积,必须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但现状是农民忙活了一年,到头来却只有很少的收益,为了应付各种赋敛,有的甚至“卖田宅,鬻子孙”,这种现象无疑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作者提出了“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倡导重视农业生产,使农民有充分的动力和资源去耕种粮食。
不过,在作者强调重农的同时,也有一些偏颇和不公正之处。作者对待商业和商人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商人无农民之劳,却能“衣必文采,食必粱肉”,并尊崇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和农业同等重要,不能单纯强调一个而忽略另一个。
总体来看,这篇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为研究我国历史上的农业问题提供了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用于解决现代社会中的“三农”问题。虽然文章中存在一些不公正之处,但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各取所长。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前206年,西汉建国初期,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罢兵归家、抑制商人、轻徭薄赋等,逐渐恢复了农业生产,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功的经验得到了汉文帝的继承和发扬,他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积极促进农桑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改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稳步增长。
然而,商业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商业发展,谷价下降,农民不得不面对损失,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的兼并侵占加剧,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因此愈演愈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晁错上书闻达天子,详细陈述了“重视粮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建议。
晁错的奏疏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巩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必须优先保护地位。同时,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规范商业活动,防止商业对农业的侵害。此外,晁错还提出了“入粟于官”的建议,即政府应该收购大量谷物作为国家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措施既可以稳定市场价格,又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后,晁错还主张取消拜爵等不合理的制度,遏制豪门势力侵害农民的现象。
晁错的奏疏充分体现出他深刻的政治眼光和扎实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极其严重的现实。通过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汉朝得以保持长期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珍贵的经验。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王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晁错基于历史事实,讲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如何保障百姓的温饱安定。以下是对文中有关名词和内容的详细注释:
1. 圣明的君王:古代中国皇帝的一种称号,表示其有着高超的治国才能和高尚的品德。
2. 唐尧、夏禹: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伟大君主,都以治理水灾著称。
3. 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君主之一。
4. 贮藏积蓄的东西:指粮食、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5. 全国统一:指战国时期末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6. 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指秦朝统一后,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与唐尧、夏禹时期相当。
7. 潜力:指未被开发利用的资源和潜在的生产力。
8. 山林湖沼的资源:指包括森林、水库和湖泊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9. 游手好闲之徒:指没有固定职业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10. 百姓生活贫困:指百姓的生活非常困难,缺少足够的温饱保障。
11. 邪恶的事:指为了谋取生计而做出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如盗窃、抢劫等。
12. 不务农:指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生产力低下。
13. 定居:指在一个地方安家落户,不再四处流浪。
14. 轻视家园:指对自己的家乡、故土和祖国缺乏敬意和责任感。
15. 城墙:指古代城市里用来围绕城市防御的高大墙壁。
16. 护城河:古代城市周围的水渠或河流,是一种重要的城防设施,可以用于阻挡攻击城市的敌人。
17. 法令:指国家制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18. 刑罚:指违反法律规定后,国家规定的处罚措施。
19. 廉耻:指做人应该保持的廉洁和道德风尚。
20. 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形象地描述了生活水平极低下的百姓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和困境。
21. 慈母:指母爱伟大,但在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下,她也不能保持儿子的归属感和留恋。
译文及注释详情»
晁错简介: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字子长,颍川(今河南禹县城南晁喜铺)人,是汉族人。他生于汉文帝时期,大约出生于前200年左右,去世于前154年左右。 晁错在汉文帝时期因其卓越的文才而被任命为太常掌故。后来,他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晁错展现出深刻的见解和非凡的辩才能力,因此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称他为“智囊”。 然而,晁错最终却因为七国之乱而遭到了腰斩的惨痛处死。七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规模内战,发生在汉朝中期,期间多个地方的藩王相互争斗。在这场动乱中,晁错因与新莽政权的政治观念不合而被指控谋反,遭受严厉惩罚。他最终在西安东市被腰斩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