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湘水经东安县东》拼音译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xiāng
    shuǐ
    jīng
    dōng
    ān
    xiàn
    dōng
  • [
    míng
    ]
    wáng
    zhī
  • xiāng
    shuǐ
    jīng
    dōng
    ān
    xiàn
    dōng
    yǒu
    chén
    xiāng
    táng
    shí
    chā
    zhū
    yún
    shì
    chén
    shuǐ
    xiāng
    chéng
    tán
    qīng
    lěng
    绿
    luó
    dǎo
    yǐng
  • xiāng
    shuǐ
    fēn
    shuǐ
    xià
    chán
    qiān
    feī
    xiè
    bīng
    bàn
    wān
    chén
    tíng
    níng
    wǎn
    dōng
    liú
    jià
  • bǎi
    chǐ
    weī
    shuí
    huà
    niǎn
    cán
    xiāng
    niān
    chā
    meí
    tái
    xún
    xiāng
    rén
    hán
    yuán
    yáng
    shāo
    beī

原文: 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
百尺危崖谁羽化。一捻残香,拈插莓苔隙。忆自寻香人去也,寒原夕阳烧悲灺。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湘水经过东安县东边,有一个沉香塘,石壁的缝隙里插着一株树,据说是沉水香。潭水清澈冰冷,绿萝倒映其中。

湘水自称为漓水的下游,蜿蜒曲折,千里飞流哀怨倾泻。冰玉般的水面半遮半掩,不惹尘埃。停滞凝固,欲挽东流的车马难行。

百尺危崖上,谁曾羽化成仙?一捻残香,插在莓苔的缝隙里。回忆起曾经寻香的人已经离去,寒原上夕阳烧尽了悲伤。
注释:
1.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省。
2. 东安县:湖南省东安县,位于湘江中游。
3. 沉香塘:指湘江边的一个塘,名为沉香塘。
4. 石壁隙插一株:在沉香塘的石壁上,插着一株植物。
5. 沉水香:指沉香树,一种香料树,生长在热带地区。
6. 澄潭清冷:沉香塘的水清澈凉爽。
7. 绿萝倒影:指绿色的萝藦在水中倒影出来。
8. 漓水:指湘江上游的漓江。
9. 千里飞哀泻:形容漓江波涛汹涌,声音悲哀。
10. 冰玉半湾尘不惹:形容漓江水清如冰玉,不沾染尘埃。
11. 停凝欲挽东流驾:形容漓江水流缓慢,似乎停滞不前,想要把它挽回东流。
12. 百尺危崖:指陡峭的悬崖。
13. 谁羽化:指传说中的仙女,可以化身为鸟飞上天空。
14. 一捻残香:指沉香树的香气残留在空气中。
15. 莓苔隙:指生长在石壁上的苔藓。
16. 忆自寻香人去也:指作者曾经去过这里,寻找沉香树的香气,但现在已经离开了。
17. 寒原夕阳烧悲灺:指夕阳的余辉照在寒原上,让人感到悲伤。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王夫之的《潇湘十景词》中的四景描写,以及其中提到的香塘。王夫之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绝胜的山水景色,抒发真挚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独特情怀。其中,香塘作为“潇湘十景”之一,因其清流、碧波和芳香而受到历代名士迁客骚人的欣赏。词人在沉思默想之际,忽然想到塘边百尺危崖是何人移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王夫之的《潇湘十景词》中的香塘进行分析,展现出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珍爱。同时也传达了香塘的独特氛围和美丽景观给读者,引导读者去欣赏自然风光中的优美传奇,领略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简析详情»


注释
这段内容出自唐代诗人王夫之所作的《登岳阳楼》一诗。以下是对每个词语的注释: 1.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河水慢慢流淌的样子。 2. 停凝欲挽东流驾:此句意为喻香塘将湘江之水留住不让其继续东流。停凝指水停滞,欲挽指欲把水挽留住,东流驾指湘江之水。这句话的意象非常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3. 羽化:在古代传说中,仙人可以化身为鸟,飞升到天上,成为神仙。把成仙的过程称为羽化。 4. 灺(xiè):蜡烛烧过后剩余的烛花或烛油渣,又称灯花。这个词用于描写烛光余晖或者指烛花烛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注释详情»


王夫之简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出生于湖南省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属衡阳市雁峰区)。他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美学家之一,被誉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独创性和深度,他提出“物我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历史学方面,他提出了“史无常师”、“事实是最好的证据”等观点;在文学方面,他是豫章文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涉及诗、文、曲、赋等多个领域。 王夫之的思想影响深远,他与黑格尔、康德并称为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被誉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同时也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他在清康熙年间逝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