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_。青衫泪满啼红。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译文及注释: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苦,青衫泪满啼红。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注释:
莺歌:指莺鸟的歌声。
蝶舞:指蝴蝶的飞舞。
池馆:指池塘和园林。
满架花云:指花朵盛开的景象。
散作一川香雨:指花瓣飘落的样子,像是一场香雨。
相思:指思念。
青衫:指穿着青色衣服的人。
料想:指猜想。
故园桃李:指故乡的桃花和李花。
怨月愁风:指怨恨月亮和忧愁的风。
译文及注释详情»
题解:
佚名赵崇嶓、南宋嘉定16年、进士、石城令
据[[2](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9B%E5%A3%AB/63626)]介绍,赵崇嶓是南宋嘉定16年(1223)进士,曾担任石城令,并且升至大宗正丞的官职。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推断出这首词应该是赵崇嶓青年时代未就功名之前所作。而具体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则需要用到其他相关信息来推测。
此外据[[1](https://www.jd.com/jiage/122594484cb5c72a939ee.html)]可知,古井贡酒是一款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其历史悠久,自唐宋时期就已经盛行。赵崇嶓是一个生活在宋朝时期的人物,所以对于这种名优白酒肯定十分熟悉。因此,作者在词中提到“金樽清酒斗十千”一句,不难联想到古井贡酒,可以猜测他是在描写自己喝酒的情景,且与古井贡酒有关。
最后,通过这首词中展现的内心情感,结合赵崇嶓的身份背景,推测这首词应该是在表达他对功名、地位等人生追求的向往。此外,作者还用“相思”来表达自己对亲人友人、故土故乡的思念之情,或者对于生命中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这些情感的交织与抒发,不仅反映了赵崇嶓青年时期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也具有时代意义和普遍性,表达了当时社会和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
总之,结合相关资料和词中展现的情感,可以初步推测出这首词的主题及内容,给大家提供一种参考。
题解详情»
鉴赏:
出的只有更加深沉的相思之情。这里,“相思”二字表达了词人对亲人友人、故土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有可能是对生命中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无论是何种情感,都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现在不安和迷茫的心情。
然而,这种不安和迷茫并不是独属于词人的,而是当时社会、时代的一个普遍现象。词人以“春光明媚”的景色为背景,却写出了内心的孤寂和彷徨。在这种苦涩与希冀的交织中,词人出现了一种“梦尽时分”的感慨,类似于“日落西山,欲盼东升”的心境。这种感叹中,既有对时间的束缚和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期盼,表达了词人激荡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词结构紧凑,言简意赅,既有对外在环境的精致描写,又有对内心感慨的深刻表达,拉近了读者与词人之间的距离,引发了读者的共鸣。此外,词人使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使全篇意境更为深远。这首词不仅是一首具有个人色彩的抒情作品,也是描写时代变迁和社会风貌的文学珍品。
鉴赏详情»
赵崇简介: 赵崇,字汉宗,南丰人,一作崇皤,亦作崇嶓,约公元一二四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嘉熙末前后在世,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进士,授石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