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舞诗》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shī
  • [
    nán
    beǐ
    ]
    wáng
  • cóng
    fēng
    huí
    xiù
    yìng
    zhuàn
    huā
    tián
  • tóng
    qíng
    zhù
    gòng
    yǐng
    weī
    xián

原文: 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从风吹回绮袖,映照着日光转动着花钿。
我们同情地依靠着柱子,一起赴危险的琴弦。
注释:
从风回绮袖:指女子在风中摇曳的美丽姿态,绮袖是指华美的衣袖。

映日转花钿:形容女子头上的花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同情依促柱:指两人情感相通,相互依靠,如同依靠在柱子上一样。

共影赴危弦:指两人一起赴危险的地方,共同面对挑战。影指人的身影,弦指弓弦,可能是指两人一起去打猎或者参加比赛等活动。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诗歌鉴赏的主题是《咏舞》,作者是梁代诗人王暕。在南朝时期,文士们往往喜欢创作描写女子歌舞之美的诗作,然而这类作品常常流于浮艳轻靡之风格。然而,王暕的《咏舞》却既不俗套又能传达出舞者的神气和出色技巧。 在这首小诗中,王暕摈弃了对人物外形的描写,而是着重从动态中传递出舞者的精湛舞技和神韵,在艺术表现上进行了创新。诗的一二两句简洁而炼实,通过虚实相生的运用,将舞者双臂舒展自如、躯体回旋若飞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仅仅一个“回”字,便让读者似乎听到了忽忽的风声、看到了长袖交横、绮罗焕彩的舞姿。花钿则被用来传递出头饰之转和全身之转的神韵。在阳光的映照下,珠玑生辉的花钿转动着,折射出斑斓多姿的光彩。这样的描写方式不仅烘托出了舞者的技艺,还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强烈的急速律动感。 总之,王暕的《咏舞》是一首别出心裁、富有创新的诗歌佳作,通过运用简练却能生动描绘的笔墨,传递出了舞者精湛的舞技和神韵,同时也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 鉴赏详情»


王暕简介: 王暕[公元四七七年至五二三年]字思晦,琅邪临沂人,生于宋顺帝升明元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四年,享年四十七岁。从文中可以看出,王暕小时候风神警拔,有成人之度。他弱冠时选尚淮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员外散骑侍郎。后来历任吏部尚书、国子祭酒等职位,在政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王暕家世显贵,但并不是因为富贵而忽略平凡。反而由于经历了物质条件的缺乏,他更加注重品德修养,一些人却认为他刻薄。最终,王暕以左仆射的身份退休,并因病离世,谥号“靖”。 此外,王暕还写过文集二十卷(隋书志作二十一卷),这些文字流传至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王暕不仅在政治和社会上有着杰出的贡献,而且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有着丰富的才华。


王暕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