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及注释:
黄梅时节,每家都下着雨,青草池塘处处有蛙。
有约定却未到,夜半时分,闲敲棋子,落在灯花下。
注释:
黄梅时节:指农历五月初五至六月初五的时节,此时正值梅雨季节,天气多雨。
家家雨:指每家每户都在下雨。
青草池塘:指池塘周围长满了青草。
处处蛙:指到处都可以听到蛤蟆的叫声。
有约不来:指有约定但未能兑现。
过夜半:指深夜时分。
闲敲棋子:指无聊时打棋子。
落灯花:指棋子落在灯花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新研读:
在这篇创新研读中,作者对《约客》这首诗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是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无奈地闲敲棋子,静静等候。但与此同时,他并不是焦虑和烦闷,反而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作者指出,这种心态是由周围环境所感染的,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共同创造了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
作者还提到了失约的友人,他认为,失约反而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篇创新研读中的观点非常独特,通过深入挖掘诗歌表面之下的内涵,揭示出了其中蕴含的诗意和哲理。这种创新的阅读方式,不仅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创新研读详情»
创作背景:
赵师秀所写的这首诗是在黄梅时节的夜晚创作的。在这个季节里,细雨不断,乡村池塘传来阵阵蛙鸣。诗人预约了一位朋友来做客,但是等到半夜还没有到达。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这种情景与环境的描写,描绘出了寂静安详的意境,并且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歌语言简洁,却含蓄而又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寥孤独之感。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稍有些失落的心情,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思考和情感。全诗摆脱了雕琢之习,清新雅致,生活气息浓厚,深得人心。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一:
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意境特别美妙的神韵诗篇,通过黄梅天的雨和池塘边的蛙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感受相互融合,展现出了一种清静安详的意境。同时,诗人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表现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心态。再加上对于友人晚点未赶到的淡定从容,更是表现出了一种清静淡泊、超脱俗世的人生态度。
诗歌以“黄梅”、“雨”、“池塘”、“蛙声”为开端,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作者以卓越的笔触深入描绘环境及人物。在描写寂静的环境时,表现得非常细致入微,使人仿佛置身其间。诗中主人耐心地等待客人,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在“有约不来”这一句中,诗人曾约客来访,但时间已过夜半,“闲敲棋子”之际,心情怅惘。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整篇诗文真切地描绘出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状态,是一篇优美的神韵诗篇,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一详情»
赏析二:
了之后,葬在一座山上,墓碑上刻着“归田”二字。因此,他对于客人未准时赴约的表现,显得异常从容淡定,反而更能够体味到那种清静恬淡的生活。
这首诗中,通过黄梅天的雨和池塘边的蛙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感受相互融合,展现出了一种恬静安详的意境。同时,诗人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表现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心态。再加上对于友人晚点未赶到的淡定从容,更是表现出了一种清静淡泊、超脱俗世的人生态度。整篇诗文真切地描绘出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状态,是一篇优美的神韵诗篇。
赏析二详情»
译文及注释:
梅子黄时、下雨、青草池塘、蛙声
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赵师秀简介: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出生于永嘉(今浙江温州)地区,并且是"永嘉四灵"中出色的诗人。他的诗学受到姚合、贾岛的影响,尊姚、贾为"二妙"。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81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 至于赵师秀的逝世时间和其他相关信息,本篇资料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