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西湖》拼音译文赏析

  • xīn
    láng
    ·
    西
  • [
    sòng
    ]
    wén
    wēng
  • sháo
    西
    shuǐ
    jiāng
    lái
    bǎi
    nián
    bǎi
    nián
    hān
    zuì
    huí
    shǒu
    luò
    yáng
    huā
    shì
    jiè
    yān
    miǎo
    shǔ
    zhī
    gēng
    xīn
    tíng
    duò
    leì
    hóng
    zhuāng
    yáo
    huà
    tǐng
    wèn
    zhōng
    liú
    shuí
    rén
    shì
    qiān
    hèn
    shí
  • shēng
    chéng
    qīng
    zhì
    gēng
    yǒu
    shuí
    fān
    weì
    zhuàn
    yán
    weì
    guó
    shì
    jīn
    shuí
    zhàng
    dài
    jiāng
    ér
    biàn
    便
    dào
    jiāng
    shén
    kān
    shì
    jiè
    wèn
    shān
    lín
    chù
    shì
    dàn
    diào
    tóu
    xiào
    zhǐ
    meí
    huā
    ruǐ
    tiān
    xià
    shì
    zhī

原文: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翻溪未遇,传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宋词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翻溪未遇,传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鉴赏:《一勺西湖水》 这首词的作者是佚名,它以对宋朝统治者的讥讽和对中原沦亡的哀叹为主题。首句“一勺西湖水”即使当头棒喝,揭露了宋朝南渡后统治阶级在西湖上的放纵生活,以及他们狭隘的眼界和心志。作者将西湖代指临安,语出“一勺”,意在讽刺宋朝统治者不考虑恢复中原,而将国家范围局限在了狭小的临安地区。接着,“渡江来”二句更使其愤懑之情彰显无遗,用心极为显豁。 接下来两句“回首洛阳花石乱”则将视线投向北方,借指宋朝故都汴京,抒发出对中原沦陷的无奈和哀叹,代表因为北宋灭亡而失落的文化艺术,对于身处南方的人们只能“直把杭州作汴州”。 整首词抒发的深情款款,略带愤怒和讽刺,通过对西湖、临安、汴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哀痛和不满。鉴于这首词范围广泛,意蕴深刻,语言简练,成为宋朝时期的优秀篇章之一。 鉴赏详情»


注释
这篇文章应该是在讨论旅游和风景,以下是对这些地名和人物的注释和补充: - :指这篇文章的作者不知道姓名。 - 一勺:形容西湖湖水浅小,水位不高。 - 渡江:指北宋高宗在建炎元年南渡长江,逃离金军的迫害,最终定都于杭州。 - 洛阳花石:洛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产花卉、珍奇石头的地方。宋徽宗喜欢收集珍奇观赏石,被称为“花石纲”。杭州也有许多著名的园林,如西湖边的花港观鱼、苏堤春晓等等。 - 新亭:原名劳劳亭,位于现在的南京市,是三国吴时的建筑物,后来东晋贵族常常在这里赏景、聚会。 - 簇乐:一种多种乐器混合演奏的音乐形式,有时候还会伴有舞蹈等表演。 - 中流击楫:祖逖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将领,他带兵北伐,渡江时在中流击楫而发誓,表达了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 千古恨:指南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朝掳走的历史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造成极大的影响。 - 磻溪: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据传他曾经在磻溪垂钓,遇到周文王并向他请教礼义之道,最终成为周朝的宰相。 - 傅岩:又称傅说,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据说最初是一个筑墙的奴隶,后来成为商王武丁的大臣,为他出谋划策,帮助商朝赢得战争胜利。 - 林处士:林逋是北宋著名的文化名人,他隐居在西湖孤山上三十年,养鹤种梅,以诗文和墨画表现出自己的清高之士的形象。 注释详情»


文及翁简介: 文及翁,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 宝祐元年(1253),文及翁中进士,考试成绩位列中一甲第二名。此后,他担任昭庆军节度使的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他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身份,对公田事发表言论,广受朝野关注。 文及翁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等职务。咸淳元年(1265)六月,他被任命为漳州知州。四年后,他担任国子司业,同时还兼任礼部郎官和学士院权直,以及国史院编修官和实录院检讨官。年末,他被任命为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初年,他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和签书枢密院事。 然而,元朝入侵之际,文及翁选择弃官逃亡。在元朝时期,他一直面临被征召的压力,生活十分困难。他的文集二十卷被传为佳话,但并未被广泛流传。《全宋词》以《钱塘遗事》卷一中辑其词一首,介绍了文及翁的词作风格和成就。


文及翁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