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春情》拼音译文赏析

  • suàn
    ·
    chūn
    qíng
  • [
    sòng
    ]
    qín
    zhàn
  • chūn
    tòu
    shuǐ
    míng
    hán
    qiào
    huā
    zhī
    shòu
    yān
    zhōng
    bǎi
    chǐ
    lóu
    rén
    zài
    lóu
    zhōng
    fǒu
  • niǎo
    jīn
    shuāng
    xiān
    shǒu
    niǎn
    qiàn
    dōng
    fēng
    huàn
    qíng
    qíng
    gēng
    nóng
    jiǔ

原文: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捻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

译文及注释
春天的阳光透过水面,波光粼粼,清澈明亮。寒冷的气息使花枝变得瘦弱。远眺,烟雾中的高楼百尺,人是否在楼中呢?

四只金凫和谐地游动,双方思念着对方纤细的手。轻捻着东风,洗涤着这份情感,情感比酒更加浓烈。
注释:
春透水波明:春天的阳光透过水面,波光粼粼,清澈明亮。
寒峭花枝瘦:冬天的气息让花枝变得瘦弱。
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远望烟雾弥漫中的高楼,不知楼中是否有人。
四和袅金凫:四只和谐的金凫(鸟)。
双陆思纤手:双陆指双手,思念之情如丝般纤细。
捻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捻着细细的东风洗涤着这份情感,情感比酒更浓烈。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佚名词的题目为《春情》,是秦湛唯一留存下来的一首词。全篇表达了词人对所爱之人的深情思慕,以春天的美丽景象和遥远楼阁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写春水和春花,勾勒出了清澈潋滟的春波和含苞欲放的嫩芽,展现出早春景象的独特之处。其中“透”、“明”等字精细地描绘了春水的清澈见底,而“瘦”字则生动地刻画了花枝嫩条的柔弱风姿。作者通过细节刻画,营造出一幅早春清新、娇艳欲滴的美丽景象,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作了铺垫。 词的中间部分,“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一句非常巧妙地把景物与情感相结合,作者看到远方百尺楼,思念所爱之人是否在其中,表达出深情的思念之情。这句话也揭示出词人所处的境遇,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词人的思绪随着远方楼阁飘荡而去,似乎把思念之情化作了轻烟缭绕。 下片则运用笔墨增强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这两句表现了词人在想象中与恋人共游碧波的美好情景,以及期盼与恋人一起玩耍的真情实感。这些细节和情感,彰显了作者对恋人无尽的爱和思念。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以景物为线索,将爱情与自然糅合在一起,表现了深情和离别的苦痛。笔法清新简洁,细腻动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情感的敏锐感知,是一首充满内涵和情感的传世佳作。 鉴赏详情»


赏析
这首词的作者佚名,但不失其文学价值。这首词以春光明媚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分别已久的所恋者的深情怀念和离愁别绪。 首两句写春光和水波,反映了春季的美好和光彩夺目的景象。第三、四句则直抒词人的离情别绪,他看到花枝瘦小的景象,不禁想起自己的恋人,心中悲愁难以言喻。接下来,他望向远方天涯,希望能够看到恋人曾居住过的楼宇,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全词的抒情程度非常细腻,朴素自然,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华丽的词汇,但却无比动人,让人感受到深情和离别的苦痛。 此外,在表现景色方面,词人运用了非常巧妙的手法,以水写春,以花枝写寒冷,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表现了春季变幻无常的气候条件。 总的来说,这首词既抒发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深情怀念,也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是一首充满情调和诗性的佳作。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我想像者伊人在熏风和煦之时,乘一叶精美的凫舟,荡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与涟涟绿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风吹拂中与佳人在柳下做双陆游戏,那该多么惬意呀!假如把东风请来,把自己深深恋情洗涤得更清纯,使它比酒还醇香,比酒更浓酽。 译文及注释详情»


秦湛简介: 秦湛,出生和逝世的年份都不详,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邮(今属江苏)人,是秦观之子。 他曾担任过宣教郎一职。 绍兴二年(1132年),他被派往常州担任通判。 绍兴四年(1134年),他因故致仕。 秦湛在年少时就喜欢学习,并且擅长绘画山水。 他的词作品中,现存的只有一首《卜算子》,收录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中。


秦湛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