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拼音译文赏析

  • zhōng
    qiū
    yuè
  • [
    táng
    ]
    dòng
  • shí
    qiū
    xiāo
    yuè
    fēn
    qiān
    háo
    lěng
    chén
    zhōng
    yuè
    duǎn
    guāng
    tài
    xíng
    gāo
  • meì
    qīng
    rén
    yǎn
    shī
    湿
    máo
    lòu
    huá
    tái
    shàng
    bié
    yín
    wàng
    shí
    nián
    láo

原文: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李洞简介: 李洞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字才江,出身于诸王家族,慕名而往拜见贾岛,并铸造其雕像,被称为“事之如神”。然而,他的诗歌却常被诟病为“僻涩”,未能在当时得到应有的认可。 李洞创作了一百七十余首诗歌(含残句六句),其中大约有三十首涉及蜀中,占据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这足以说明他对蜀地的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洞晚年游历蜀地后逝世,具体的出生和去世时间记录并不清楚。 综上所述,李洞是晚唐时期的诗人,字才江,出身于诸王家族。他创作了一百七十余首诗歌,其中约有三十首涉及蜀地,占据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他的具体出生和去世时间并未有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