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天外倚来秋水刃,
海心飞上白龙绡。民田凿断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浇。
喷石似烟轻漠漠,溅崖如雨冷潇潇。水中蚕绪缠苍壁,
日里虹精挂绛霄。寒漱绿阴仙桂老,碎流红艳野桃夭。
千寻练写长年在,六出花开夏日消。急恐划分青嶂骨,
久应绷裂翠微腰。濯缨便可讥渔父,洗耳还宜傲帝尧。
林际猿猱偏得饭,岸边乌鹊拟为桥。赤城未到诗先寄,
庐阜曾游梦已遥。数夜积霖声更远,郡楼欹枕听良宵。
徐夤简介: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唐末进士,登乾宁进士第,后授秘书省正字。他受到王审知的理念影响,痛快决然地辞去官职,隐居在延寿溪(今莆田市涵江区绶溪公园),过着清贫自足的生活,并以“徐昭梦”自称。 徐夤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秉持自由洒脱的风格,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体悟和对自然的感悟。他著有《探龙》、《钓矶》两集,其中记载了他的隐居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向往。此外,他还留下了265首诗歌,表现出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人文情怀。 徐夤的具体逝世时间已无从考究,但他的隐居生活和文学创作对于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学史都具有重要价值,被后人称为“南唐后期最有才华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