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抛掷清溪旧钓钩,长安寒暑再环周。便随莺羽三春化,
只说蝉声一度愁。扫雪自怜窗纸照,上天宁愧海槎流。
明时则待金门诏,肯羡班超万户侯。
无酒穷愁结自舒,饮河求满不求馀。身登霄汉平时第,
家得干戈定后书。富贵敢期苏季子,清贫方见马相如。
明时用即匡君去,不用何妨却钓鱼。
拖紫腰金不要论,便堪归隐白云村。更无名籍强金榜,
岂有花枝胜杏园。绮席促时皆国器,羽觥飞处尽王孙。
高眠亦是前贤事,争报春闱莫大恩。
徐夤简介: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唐末进士,登乾宁进士第,后授秘书省正字。他受到王审知的理念影响,痛快决然地辞去官职,隐居在延寿溪(今莆田市涵江区绶溪公园),过着清贫自足的生活,并以“徐昭梦”自称。 徐夤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秉持自由洒脱的风格,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体悟和对自然的感悟。他著有《探龙》、《钓矶》两集,其中记载了他的隐居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向往。此外,他还留下了265首诗歌,表现出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人文情怀。 徐夤的具体逝世时间已无从考究,但他的隐居生活和文学创作对于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学史都具有重要价值,被后人称为“南唐后期最有才华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