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我君肇当阳,憸佞毕退听。
示民以好恶,观此第一政。
薛惟司马范,二老文且正。
堂堂外王父,九牧称无尽。
宸章粲褒贲,倬彼云汉盛。
昭回天下来,光生万象俊。
小臣行抱忧,中路得此庆。
慨然夷望归,欣闻比干赠。
伤心外王父,三黜坐谏争。
未为召公保,亟上丞相印。
群邪肆欺诬,不死仗元圣。
阉童裂茅土,儇子执魁柄。
十载卧江湖,赍志目不瞑。
谁言堕黄壤,庙象饰绣衮。
石槨安用营,金滕渠不信。
因知日月星,虽晦终不泯。
一旦遇雷风,浮云岂能病。
我君肇建立在当阳,排除佞臣,让贤能者退避,借此来示民众好恶,这是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薛惟和司马范这两位老者,文化修养高深,品德正直。堂堂的外王父,治理九州,称得上无尽。宸章粲然褒贬,表彰汉朝的盛世。昭回天下,光彩照耀万物,俊秀非凡。我这个小臣一路上心怀忧虑,但是得到这样的庆典,感到非常欣慰。我慨然归来,听到比干的赠言,心中感慨万千。外王父受到了三次罢免,因为他坚持谏言,争取正义,但是没有得到召公的保护,只能急忙上书丞相,希望能够得到支持。群邪肆意欺诈,但是他们无法打败元圣。阉童裂开茅土,儇子执掌魁首权柄。我十年来一直在江湖中流浪,但是我的志向从未动摇。谁说我会堕落在黄土之中,我会让庙宇和象征华丽的衣服来装饰我。石槨不需要营造,金滕渠也不需要相信。因为我知道,日月和星辰虽然有时会被遮蔽,但是它们永远不会消失。一旦遇到雷风,浮云也不会受到伤害。
注释:
我君肇当阳: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肇始人类文明,生于当阳地区。
憸佞毕退听:憸佞指谄媚奉承之人,毕退指全部离开,表示黄帝治理国家时排除了奉承之人的干扰。
示民以好恶,观此第一政:黄帝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是教育人民,让他们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薛惟司马范,二老文且正:薛、范二人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正直著称。
堂堂外王父,九牧称无尽:外王父指商朝的太甲,他是九州之主,统治着无数的牧场,被誉为无尽之主。
宸章粲褒贲,倬彼云汉盛:宸章指宫殿中的文物,粲褒贲指华美的装饰,云汉指银河,表示黄帝时代国家繁荣昌盛。
昭回天下来,光生万象俊:昭回指黄帝的名字,表示他的光辉照耀天下,万象俊美。
小臣行抱忧,中路得此庆:作者自称小臣,表示自己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在中途得到了好消息,感到庆幸。
慨然夷望归,欣闻比干赠:夷望指远望,比干是古代忠臣,赠送的礼物让作者感到欣慰。
伤心外王父,三黜坐谏争:外王父太甲因为听信奸臣之言,三次罢免忠臣比干的官职,让作者感到伤心。
未为召公保,亟上丞相印:召公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作者表示自己还没有像召公一样能够保护国家,但希望能够尽快担任丞相的职务。
群邪肆欺诬,不死仗元圣:群邪指奸臣,元圣指黄帝,表示即使面对奸臣的欺诈和诬陷,黄帝也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不为所动。
阉童裂茅土,儇子执魁柄:阉童指宦官,裂茅土指破坏农田,儇子指奸臣,执魁柄指掌握权力,表示奸臣和宦官掌握了国家的实权,破坏了国家的发展。
十载卧江湖,赍志目不瞑:作者表示自己在江湖中流浪了十年,但一直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谁言堕黄壤,庙象饰绣衮:黄壤指黄土高原,表示作者虽然出身贫寒,但仍然有追求和理想,庙象饰绣衮指祭祀时穿的华美服饰,表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
石槨安用营,金滕渠不信:石槨指古代的墓穴,金滕渠指古代的水利工程,表示作者认为国家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只注重豪华的陵墓和华美的装饰。
因知日月星,虽晦终不泯:作者认为像日月星这样的自然现象虽然有时会被遮蔽,但它们的光芒终究不会消失。
一旦遇雷风,浮云岂能病:作者认为像浮云这样的东西虽然看似强大,但一旦遇到雷风等自然灾害,也会受到影响。
诗文: 我君肇当阳,憸佞毕退听。
示民以好恶,观此第一政。
薛惟司马范,二老文且正。
堂堂外王父,九牧称无尽。
宸章粲褒贲,倬彼云汉盛。
昭回天下来,光生万象俊。
小臣行抱忧,中路得此庆。
慨然夷望归,欣闻比干赠。
伤心外王父,三黜坐谏争。
未为召公保,亟上丞相印。
群邪肆欺诬,不死仗元圣。
阉童裂茅土,儇子执魁柄。
十载卧江湖,赍志目不瞑。
谁言堕黄壤,庙象饰绣衮。
石槨安用营,金滕渠不信。
因知日月星,虽晦终不泯。
一旦遇雷风,浮云岂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