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出生于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名周,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著作繁多,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是一部道家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了庄子深邃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描述了庄子梦见自己化为一只蝴蝶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的自由主义思想。《齐物论》则以物论道,表达了庄子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庄子的思想涉及道、天、人、心、自由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庄子逝世时间不详,据传说他在临终前说:“逍遥游在外,而身临其境”,被认为是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追求。 3篇古诗

庄子及门徒

先秦诗人,作者信息正在完善中! 1篇古诗

左丘明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36篇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