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庄(421-466),字希逸,是南朝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出生于建康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他的父亲是谢弘微,是大谢(谢灵运)的族侄。 谢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开始入仕,先后在东宫担任洗马、中舍人等职务。稍后,他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在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他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因其才华横溢,声名远布,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时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此外,他以《月赋》一篇作品而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谢庄官至中书令,并被加封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谢庄在文学创作上执着于以文代史,风格清新自然,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作品包括《月赋》、《秋声赋》等多种文体,内容丰富多彩。 谢庄逝世于南朝宋大明六年(466年),享年46岁。他留下的文学遗产和思想精华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篇古诗
徐陵(507~583)字孝穆,出生于东海郯(今山东郯城),是南朝梁陈间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也是徐摛之子。他早年便以文学才华而闻名,八岁就能够写作,十二岁已通晓《庄子》、《老子》等经典。成年后,涉猎广泛历史典籍,文思敏捷。梁武帝萧衍时期,他担任东宫学士职务,常常被召入禁闼,成为当时宫体诗人之一,与庾信齐名,也被称为“徐庾”。他与北朝的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在进入陈朝后,徐陵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要职,仍旧延续他的宫体诗创作,并以轻靡绮艳的风格而著称。至德元年去世,享年77岁,追赠镇右将军、特进,谥号为“章”,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徐陵有四个儿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3篇古诗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家族背景深厚,曾祖父含是右光禄大夫,祖父约是零陵太守,父亲显则是护军司马。 颜延之虽然出生在名门望族,但是由于家庭困难,他的成长过程并不顺遂。少年时期,他居住在陋室之中,但他热爱读书,勤奋苦读,探究经史百家之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其文学才华得到了磨练和锤炼。而他的文章之美也因此在当时文坛中冠绝一时,与谢灵运齐名被誉为“颜谢”。 颜延之擅长写诗、赋、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出他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文学造诣。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桃源行》、《田家元日》等。 颜延之性格开放豁达,嗜酒好乐,但不拘泥礼法,有时会放纵自己。直到三十余岁,他犹未婚娶,不护细行。最终,颜延之在生命的旅途中于南朝宋中兴元年(456年)去世,享年73岁。他留下的丰厚文学遗产对于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篇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