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虽然足迹遍及南北,但一生未曾入仕,依靠他人资助为生。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王旭受砀山县令礼遇,被请到县学主持讲席。他的讲学深受当地士子们的欢迎,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王旭还曾上许衡书,自称“旭布衣,穷居于时,世无所好,独尝有志于古”。 王旭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均有所成就。据《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记载,王旭共有诗文达三百余篇。其中,现存的《兰轩集》是他的代表作,它收录了王旭的诗九卷、文七卷,共十六卷。此外,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据《永乐大典》残帙补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其中包括两首诗和一篇散文。 王旭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常以山水、花木等自然景观为题材,其作品中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他的代表作之一《古风三十首》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愁怨之情。 至于王旭的生卒年份与死因,历史资料没有明确记录。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书》卷五八。

王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