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俭

李景俭,字宽中,唐代贞元年间著名文学家和官员,汉中王李瑀之孙,父亲为太子中舍李褚。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他通过进士考试,后历任谏议大夫。据史载,他性俊朗、博学多才,善于阅读前史,详细分析其成败,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有着王霸之略。因此,他在士大夫间颇具声望,反对屈从于权势。 贞元末年,韦执谊、王叔文等人在太子东宫任职时,对李景俭很看重。但到了唐宪宗李纯即位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被贬,李景俭因守丧而未受牵连。 李景俭生卒年份不详。但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当时曾享有很高的声望,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东篱乐府·次韵和元九北归》等,对唐代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景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