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的生平

生平
李之仪:北宋“苏门”文人集团重要成员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虽然他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的文缘友情却流传至今。

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熙宁三年(1070)中进士,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成为中央官员。当时,高丽王王徽去世,朝廷派遣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之仪的清节贤名和才华横溢被杨素所闻,于是杨素奏请之仪同行,作为书状。这次北京之行,让李之仪结识了苏轼,并展开了长时间的交往。

李之仪作为文人,文学成就不可小觑。他著有《姑溪集》、《南渡集》、《红楼琴趣》、《小山诗话》等多部文集。其中,《姑溪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许多清新自然、超脱尘俗的诗篇,堪称一篇文学佳作。

除此之外,李之仪还有一部名为《姑溪笔记录》的笔记本。在这部笔记中,他记载了许多生活琐事、人情世故,甚至还有关于饮食、便便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这反映出他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

总的来说,李之仪是一位具有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的文人。他的作品和笔记本不仅展现了他自身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也为后人研究宋代文学和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资料。他与苏轼的交往和友情更是历久弥坚,成为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元年(1102年),李之仪复官为翰林学士,随即升任礼部侍郎。他在此期间尝试改革礼制,主张恢复旧制,批评当时的朝廷礼仪有违历代的规矩,引起了一些争议。不过,他的改革思想对后世的礼制发展有所启示。

李之仪还曾被选派为特使,赴西夏、金、辽等国,进行外交活动。此外,他还擅长书法,匾额、楹联上多有李之仪的作品传世。

绍圣三年(1096年),苏轼写了一篇《赤壁赋》,题词为“壬辰中秋,岁华皎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之仪亦从扬州来到黄鹤楼,并在赋中作了评论,称之为“高蹈发号,章句骋矜,虽非旧体,得其清新。” 李之仪对苏轼一直很钦佩,曾经评价他的诗词:“苏子瞻,策马疾趋,文思敏捷,词义清新,近可伯权,远且超唐,犹惑无量。”

李之仪于崇宁六年(1107年)去世,享年57岁。他虽未担任过高官,但因其文学和书法成就,早已名满天下。他的诗词《题慈航普济圆通禅寺》和《经乾元殿奉和圣裔诸贤集庆赞》入选了《全唐诗》。祝允明(祝提举)的事迹。据《庆云县志》记载,祝允明是明代庆云县人,生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卒于天启二年(1622年),享年仅23岁。祝允明在庆云县中学习时就已经表现出卓越的才华,他的才华在当时就引起了官场上的注意。于是,在天启元年(1621年)时,祝允明在年仅21岁的时候便被朝廷任命为朝议大夫,并被任命为太仆寺卿。但是,不久之后,祝允明因为和权臣蔡京发生了矛盾,被贬到了当涂县(今安徽当涂)。在此期间,祝允明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令人动容,但他仍不改初心,仍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直到赦令颁布,他才复官,但由于身体状况已经十分虚弱,于是在太平州南姑溪之地居住到去世,享年仅23岁。

祝允明虽然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但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忠臣。他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了很多坎坷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自己,从未失去对正义和信仰的追求。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不在于成功本身,而在于我们能够在面对困难和失败的时候保持秉持初心和正义的品质,才能真正活得有意义。这八位庆云籍的名人包括李之仪、金日磾、柳子厚、杜鹏程、张士伟、张世桢、柳焘、谢觉哉。他们身为庆云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故被供奉于庆云县城的乡贤祠中,以作为后人学习和崇拜的楷模。

其中,李之仪是明朝顺治年间的科举状元,历任礼部司员外郎、广西副使等职,对维护社会稳定,办好地方事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金日磾是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曾任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为朝政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柳子厚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清书法之祖”,他的文学和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除此之外,庆云籍的其他名人也各有所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成就卓越,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被供奉于乡贤祠中,不仅是对他们的崇敬和纪念,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一种形式。


李之仪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任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末任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任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 李之仪的著作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他的词作以描写江南水乡风光、表达乡土情怀为主,属宋代江南词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作品被誉为“江南词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