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的轶闻

轶闻
戴叔伦:唐代著名田园诗人

戴叔伦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才情在幼年时便已显露。有一次,他随着老师到郊外游玩,参观了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这时,他们看到了一只白色的公鸡在高处啼叫。老师便即兴拟出了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可是,戴叔伦却一直在思考,直到日头偏西,还没有想出对句。

后来,他们走到一处名叫“黄村”的地方,碰巧有一只黄色的狗从大门内窜了出来,追着他们狂吠。这时,戴叔伦灵机一动,随即对出了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这对联反映了郊外环境和景色,富有诗情画意。

戴叔伦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作品赞美了自然和人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追求真实、自然、简朴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戴叔伦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他的诗歌多表现出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也有一些作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如《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他的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他的诗体涉猎甚广,有诗、词、曲、绝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