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九华山人杜荀鹤——寒微诗人
唐代晚期,诗风盛行。许多才子佳人都涌现出来,其中杜荀鹤是诗坛上的一位大家。他的诗风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朝代第二诗人”。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846年出生于池州石台(旧称石埭),出身寒微。在生活中遭遇了很多挫折,虽然多次上长安应试,但总是不中,只得黯然回家。当黄巢起义军在山东、河南一带肆虐的时候,他终于决定回家,“一入烟萝十五年”,隐居九华山中,过着勤耕读书的生活。
他在山中常常同志交流文学心得,经常写诗、绘画,成为许多文学爱好者的楷模。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为主,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多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诗句充满哲理、睿智。例如,“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这句话表现了他对于文学事业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物质生活的不强求。
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却因政局动乱而在次年失去了官职,不得不返回家乡。日复一日,他在山上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成为文坛上的一位著名人物。
杜荀鹤的一生虽然坎坷多舛,但他一直保持着对于自己的信仰与坚持,为文学事业作出了许多不懈的努力。他的诗歌作品中表现出的乐观精神,一直为后人所传颂。他的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流传至今。》,收录其诗文共计89篇。其中,《杜工部集序》、《杜司空费用枢密翻译太子太傅拾遗补阙员外郎赠别序》等文章被誉为经典之作。他的诗风清丽秀媚,自成一格,被誉为“后唐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得到了当时的赞赏,而且在后世也备受推崇。清代文学家赵翼曾高度评价他的文章,认为他的诗文洋溢着真情实感,充满豪放自由之气,独树一帜。经过多年传颂,他的名作如今仍然被人传诵,并在文学研究中引起广泛关注。这份珍贵的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所收录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杜荀鹤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在3卷的杜荀鹤文集中,涵盖了他一生中的诗、词、文等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以清新脱俗、凝练精炼、情感真实等特点引人入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作品也记录了杜荀鹤生活和创作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背景。
作为一件文物,这份宋蜀刻本的保存和传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出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欣赏古籍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这一份珍贵的文集无疑是一份极具收藏价值的文物。
杜荀鹤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出身于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他曾经考取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他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但是他恃势侮易缙绅,引起众怒,欲杀之而未及,最终卒于天祐初。他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其事迹可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