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的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
文作品中,茅坤的散文不是八股文,而是刻意模仿司马迁和欧阳修等名家的笔法,在行文中喜欢运用跌宕激射的手法。不过,由于过于模仿,其佳作并不多见。目前仍有一些保存完好的茅坤的作品,如《白华楼置稿》11卷、《续稿》15卷、《吟稿》8卷、《玉芝山房稿》22卷、《耄年录》7卷等等。此外,他还著有《浙江分署纪事本末》、《史记钞》、《纪剿除徐海本末》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还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的。茅鹿门集是唐代文学家茅坤所著的一部诗文集,收录了他从唐朝中期至晚唐的诗、文、赋等多种文学作品。钱谦益曾对茅坤赞赏有加,认为他的文章滔滔莽莽,是真正的文章逸气。他认为司马子长后一千年才有欧阳修,又过了五百年才有茅坤,足以看出茅坤文学才华的卓越。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伪造秦汉文献的人,认为可以通过批点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作品来纠正这种错误。茅鹿门集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茅坤简介: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备,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他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茅坤的作品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