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卢仝,是唐代一位官员和文学家,他以才华横溢而闻名,但却选择了隐居生活,不愿意投身政治。据历史记载,卢仝还曾两次被朝廷起用为谏议大夫,但他都拒绝了。这个决定源于卢仝对当时政治上的腐败和官僚主义的不满。
卢仝以其诗词著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月食诗》,该诗讽刺了当时宦官专权,受到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韩愈的称赞。韩愈在当时是河南令,因此他的支持和赞赏无疑加强了卢仝在文坛的地位。
然而,卢仝的生命最终在宦官手中结束。在甘露之变时,他留宿在宰相兼领江南榷茶使王涯的家中,与王涯一起遭到了宦官的袭击。“卢仝老无发,阉人于脑后加钉而死”,这就是卢仝最终的命运。
尽管卢仝已经逝去了数百年,但他的名字和作品却一直被后人所传颂。清代乾隆年间,萧应植等人撰写的《济源县志》中,记载了卢仝的墓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山上还有卢仝当年烹茶的“玉川泉”。这个地方如今依然是人们缅怀卢仝的地方。
卢仝的生平可以被看作是一位独立思考的人在当时奋斗的缩影。他坚持自己的信仰,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并最终为此买单。他作品的影响,不仅在他的时代,而且在后世久久相传。贾岛的这首诗,道出了他对朋友卢仝的缅怀之情,也反映出了文人士大夫一生清贫的境遇。卢仝本是一位“医圣”,可惜性格孤高,不与权贵交往,最终招致骨肉之悲。而贾岛深知他一生孤高的心境和悲凉的遭遇,因此特别在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感慨。
白布衣是指清贫之士平时所穿的单薄衣裳,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诗歌里。虽然衣着简单,但在贾岛这样的文人眼中,却能够窥见卢仝高尚、淡泊的性格品质,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时至今日,虽然物质生活丰盈多样,但人们内心中对清贫的向往从未减退。很多人会回想起贾岛那首《哭卢仝》诗,感叹卢仝的淡泊名利之心,以及诗人的感怀之情。这股人们内心中对清贫和简约的向往,也启示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要保持一颗清明而恬淡的心态,把人生的真谛追求到最高境界。
卢仝简介: 卢仝(约795-835)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出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自号玉川子。 年少时,卢仝隐居在少室山,独立读书,刻苦钻研儒家经典和古典文学,成为当时的文学才子。后来,他移居洛阳,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卢仝性格狷介,与孟郊相似,但更带有一种雄豪之气,近似于韩愈。他是韩孟诗派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诗歌优美、富有韵律节奏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名。 虽然卢仝家境贫困,仅有破屋数间,但他的家中却摆满了书籍,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执着与渴求。关于卢仝的死亡日期和具体情况,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