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
窦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大将军,在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领兵征匈奴时大获全胜,并于燕然山刻石记功。可惜他的功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被劾为罪,最终自杀身亡。更加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家人还遭受了不幸,其中包括了他的儿子和孙子。而窦宪之死的真正始作俑者,则是洛阳令种兢。
种兢是一位由私怨驱使的冤家,他乘机报复窦宪,将其下狱,摧残致死,当时窦宪已经六十一岁。这不禁让人深深感叹人间冷暖。历史上名将虽多,但是能够像窦宪一般拥有忠诚、荣誉、责任、勇气、智慧等特质的人却寥寥无几。
值得一提的是,班固墓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班固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班固之父班彪与窦宪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班彪为人正直公正,善于刚直地提出批评意见,而窦宪也十分欣赏班彪的这种精神风貌。或许正是因为有班彪这位好友的支持,窦宪在战场上大展神威。
总之,窦宪虽不幸遭受株连被免官,但他所取得的胜利与功绩却是不可动摇的历史真相。他对于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重。
班固简介: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是一位东汉时期的官吏、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出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除担任兰台令史外,他还曾被迁为郎官,典校秘书。 班固潜心苦学二十余年,写成了《汉书》,这是一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在当时备受重视。他还曾被迁为玄武司马,并且撰写了《白虎通德论》一书。 班固还曾征讨匈奴,作为中护军带领部队出征,但却遭遇了失败,并且因此被牵连入狱,最终在狱中去世。班固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赋颇有名气,其中《两都赋》更是被誉为班固的代表作之一。 班固的出生年份是公元32年,逝世于公元92年,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