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是一位东汉时期的官吏、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出生于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除担任兰台令史外,他还曾被迁为郎官,典校秘书。 班固潜心苦学二十余年,写成了《汉书》,这是一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在当时备受重视。他还曾被迁为玄武司马,并且撰写了《白虎通德论》一书。 班固还曾征讨匈奴,作为中护军带领部队出征,但却遭遇了失败,并且因此被牵连入狱,最终在狱中去世。班固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赋颇有名气,其中《两都赋》更是被誉为班固的代表作之一。 班固的出生年份是公元32年,逝世于公元92年,享年61岁。

目录学家

班超是我国西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修撰《汉书》和编纂《汉书·艺文志》上。

班超的父亲班彪曾经撰写《史记后传》,但未能完成就去世了。班超在继承了父亲的遗业后,被人告发私改国史罪下狱。幸得班超的辩解,最终获释。后来,班超被召为兰台令史,主要负责国家藏书和档案的管理工作。随后,班超转任郎官,继续点校、管理兰台所藏秘书图籍。为了完成历时20余年的修史工作,班超奉诏修撰《汉书》。这部史书广泛涵盖了西汉时期的各个方面,从政治、军事、文化到社会等各个层面都有详细的记载。同时,在书中班超还创立了一个独特的目录形式——艺文志,记录了西汉时期国家所收藏的各类图书共596家,13 269卷。这使得《汉书·艺文志》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具有极高价值的著作,同时也开创了史志目录这一体列,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汉书·艺文志》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其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其目录分类体系上。班超继承了《七略》的六分法分类,但同时添加了很多新内容,例如它著录了刘向、扬雄、杜林等学者在西汉末年所写的著作,这些都是《七略》所没有收录的。此外,班超编纂的每个家族之后都有小序,对先秦学术思想源流演变有详细的叙述,并保存了书名、篇数、作者和说明等信息。这些内容的添加和完善,使得《汉书·艺文志》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之一,为后世书籍整理提供了范例。

虽然班超有如此卓越的成就,但他仍然遭到了窦宪等人的牵连而死于狱中。但他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包括《白虎通义》等,明代有人辑成了《班兰台集》,清代丁福保辑成了《班孟坚集》,这些都是我国文化史上重要的文献。总之,班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其所撰写的《汉书》和编纂的《汉书·艺文志》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学家详情»

文学贡献

班固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断代史,为后世官修正史树立了楷模。此外,班固还是一位著名的赋家,以身体力行地提倡散体大赋而闻名。

不仅如此,在班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浓厚的忠于皇室的正统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他高度评价司马相如颂述功德的行为,并表彰其为忠臣的榜样。此外,在《两都赋序》中,班固对司马相如等西汉大赋的润色鸿业角度给予了全面肯定,并将其与儒家经典《诗经》相提并论,认为其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

可以说,班固强调古代先臣之旧式和国家之遗美不可缺少,认为这些细节事项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思想理论的支配下,班固在明帝永平年间创作了著名的《两都赋》。

《两都赋》是班固创作的一部赋作品,其结体与手法完全仿效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包括《子虚》和《上林》两部分。班固通过这部作品,向后人展示了西汉时期儒家文化和赋的辉煌,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时政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

总之,班固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文学贡献详情»

成就

录了全国各郡的地理、行政、经济和文化情况;中间(从“海内东西南北”至“是以为汉德之隆”)对全国九州山川、水系、景观等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班固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先河,但他的《地理志》仍以政治行政单位为主要分类标准。

后来的地理志多以班固的《地理志》为蓝本,在内容上进行扩充和改进,其中以唐代郭?所著的《通志·地理志》最为著名。郭?的地理志从地理划分入手,按照地理区域进行编排,将全国划分成北方、中原、东南和西南四大地域,每个地域再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数十个州县,详细记录了各州县的地理、气候、人口、经济、历史名胜等情况。郭?的地理志不仅编制了详实的地理资料,而且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图绘制方法等做了初步探讨。

地理志的出现,不仅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料,也促进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它使得古代中国逐渐从凭传闻认识自然,向着实际测绘、记录、统计概括认识自然的道路上迈进。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治理,方便了税收、征兵等行政管理工作。至今,地理志仍是我们研究中国历史和地理学的重要资料。 成就详情»

墓地

窦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大将军,在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领兵征匈奴时大获全胜,并于燕然山刻石记功。可惜他的功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被劾为罪,最终自杀身亡。更加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家人还遭受了不幸,其中包括了他的儿子和孙子。而窦宪之死的真正始作俑者,则是洛阳令种兢。

种兢是一位由私怨驱使的冤家,他乘机报复窦宪,将其下狱,摧残致死,当时窦宪已经六十一岁。这不禁让人深深感叹人间冷暖。历史上名将虽多,但是能够像窦宪一般拥有忠诚、荣誉、责任、勇气、智慧等特质的人却寥寥无几。

值得一提的是,班固墓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班固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班固之父班彪与窦宪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班彪为人正直公正,善于刚直地提出批评意见,而窦宪也十分欣赏班彪的这种精神风貌。或许正是因为有班彪这位好友的支持,窦宪在战场上大展神威。

总之,窦宪虽不幸遭受株连被免官,但他所取得的胜利与功绩却是不可动摇的历史真相。他对于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重。 墓地详情»

代表作品

班固是一位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其作品风格独具特色。他的作品不仅体制宏大,写法上铺张杨厉,而且在描写京都题材方面开拓了新的视野。

其中,《两都赋》是班固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赋文以主客问答方式展开,以西都宾夸赞西都长安的关山之险、宫苑之大、物产之盛为开端,引起东都之人对其批评责备。班固在赋文中宣扬光武帝修文德、来远人的教化之盛,最终归于节俭,以折西宾淫侈之论。整篇文章结构严密,语言铺陈,符合西汉大赋的传统风格。

而另一篇代表作《幽通赋》则是班固的自我述志之作。在这篇赋文中,班固先阐述自己的家世背景,后写遇神人预卜吉凶,再写他誓从圣贤的决心。全文仿《楚辞》风格,充满豪放和浪漫色彩。其中“幽通”二字意为卜筮谋鬼神以通古今之幽微,表达了班固守身弘道的志向。

此外,《两都赋》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等都受到了其影响。由此可见,班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代表作品详情»

生平

班固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其家族在秦汉之际从事畜牧业致富,后来世代从政,并受儒学熏陶。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其父班彪是一位优秀的文官,在光武帝时期曾担任徐县令,后来专心于史籍研究,编写了《史记·后传》数十篇,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班固自己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汉书》、《东观汉记》等。其中,《汉书》是班固主要的著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晋书之祖”,对后世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班固在撰写《汉书》时,广泛收集历史资料,深入研究汉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汉代历史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过,班固的著述事业并不一帆风顺。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皇帝下诏收捕,班固被抓,书籍也被查抄。幸得其弟班超上书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汉明帝了解情况后,很欣赏班固的才学,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朝收藏图书之处),掌管和校定图书。

在兰台令史的职位上,班固继续致力于史学研究和撰写著作。他还积极收集名人墓志铭、碑文等作为研究史料,修订《汉书》并完成了《东观汉记》等著作。后来,在永元二年(公元89年)班固去世后,其子班固继承了其父的学业,继续撰写《汉书》。

总的来说,班固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勤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著作,并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同时,班固经历的坎坷也告诫我们:不要惧怕尝试和失败,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才能在历史的卷轴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生平详情»

主要事迹

派都有所涉猎。班固以其才华出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很快就成为同学们的楷模。他还曾辅导过一位跟他同班的王弘,这位后来也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

在洛阳太学中,班固逐渐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的著作,最终完成了《汉书》一书。《汉书》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对于研究汉代历史及其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班固的《汉书》也被称为《东观汉记》,由于班固在编写该书的时候曾多次前往东观(东汉皇帝的宫殿),因此得名“东观汉记”。

《汉书》涵盖了从西汉初年到汉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25年)的历史内容。在班固的笔下,汉代历史和文化得到了生动而详尽的描述。书中不仅记录了汉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等人物的事迹,还包括了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细节。除此之外,班固还加入了自己对于汉代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这也为后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角度。

班固的《汉书》虽然在他生前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但是经过了历代文化名人的推崇和传承,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在《汉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都留下了班固其他著作所不能相比的卓越贡献。

班固的求学之路起始于家庭教育,延伸于洛阳太学。正是因为他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精神,才使班固成为了一个既能够接受传统知识,同时也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人物。他的智慧和勤劳成为了他取得成功的关键,也影响和启迪了后来的许多学者。 主要事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