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张栻是明代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经济之学”与实践相结合,把“传道济民”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岳麓书院,张栻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弟子,这些门徒都成为湖湘学派的重要力量。
据《湘学略》记载,“南轩进学于岳麓,传道于二江(静江和江陵),湘蜀门徒之盛,一时无两”。在张栻的影响下,这些门徒都注重实践,他们的学术和政治活动对湖湘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有“开禧北伐”功臣吴猎、赵方,官至吏部侍郎的“忠鲠之臣”彭龟年,组织抗金、“锐志当世”的游九言、游九功兄弟,善于理财,整顿“交子”(纸币)卓有成效的陈琦,“光于世学”的理学家张忠恕等。这些被称为“岳麓巨子”的门徒们真正践履了张拭的理想,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宗羲评价张栻的思想是“见识高,践履又实。”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湖湘学派教育背景下,长沙及整个湖南地区出现了一代又一代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这是一个令人惊叹而又深思的历史现象。张栻所倡导的实践精神,也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可以说,张栻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他所在的时代,而是影响到了后世。他的实践精神,成为湖湘学派的重要特征,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种精神,以更加务实的态度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作出贡献。
张栻简介: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出生于公元1020年。他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湖南、湖北一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宋朝时期,张栻和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 张栻在官场上也有较高的成就,曾经担任过右文殿修撰的职务。在他的理学研究中,他提出了“阳明心学”的理论,即“知行合一”的观念,这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也十分独特,主张“三教九流皆可尚”,提倡以实践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栻的学术成就和教育思想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他的著作《南轩集》也成为了理学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传承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