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译文及注释: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避开贤臣刚刚卸任,欢乐的圣人端起酒杯。
问问门前的客人,今天有几个来。
注释:
避贤:指避开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地位不够高,不敢与他们交往。
初罢相:指刚刚辞去官职,不再担任官员。
乐圣:指李白,他被称为“乐圣”,是因为他善于饮酒作乐,且有才华。
衔杯:指举杯饮酒。
为问门前客:指问问门前的客人,今天有几个来了。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他希望有人来陪伴他,分享他的快乐。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诗是李适之写给他的亲朋好友的一封邀请信,邀请他们参加他举办的宴会。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庆祝他被罢相、离开官场之后的自由和无忧无虑,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反语、俚语和双关语等讽刺手法。
首先,作者以“避贤乐圣饮一杯,呼亲引故共成悦”的形式开头,显然是有意玩弄文字和用词的技巧。作者用“避贤”来代替成语“让贤”,暗示官场上的世态炎凉,奸臣当道,忠良难进;而用“乐圣”代替清酒,“圣”既有圣人之意,也有清澈、明亮之义,带有反讽的意味。这样的用词和反语手法,既表达了李适之对于官场现实的不满,又凸显了他机智幽默的性格。
其次,诗中的后两句则突出了宴会本身的意义。前两句反用的表达方式,恰恰说明了这次宴会的必要性。而后两句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李适之的情感和态度。宴会虽然是为了庆祝他被罢相和离开官场,但他还是希望能够聚集亲朋好友,一起畅饮作乐,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自由。这种人情味和真诚感,在《太子少保滕公庆喜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总之,《太子少保滕公庆喜宴》以其反语、俚语、双关语等多重手法,展现了李适之机智、幽默、深沉的个性,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政治的复杂性和改朝换代的不稳定性。尽管宴请亲朋好友的形式看似轻松愉快,但其实是寓意深远的。这首诗既有理有情,表达了李适之对于官场所谓的“避贤”、“乐圣”等局面的不满,更展现了他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看重,是一首极富民间风味和时代气息的佳作。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李适之是唐朝的一位宰相,他自天宝元年(742年)起担任左相,共计五年。在他担任左相的五年中,他与权奸李林甫“争权不协”,但与清流名臣韩朝宗、韦坚等结交,因此备受赞誉。然而,当他的友好韦坚等先后被李林甫诬陷构罪时,他感到十分紧张并不安。于是,他决定辞去自己的职位,寻求散职。在天宝五年,他获准离开左相职务,转任太子少保时,心情异常舒畅,“遽命亲故欢会”。此时,他写下了这首《太子少保滕公庆喜宴》。
这首诗表达了李适之离开左相职务的快乐和庆祝,以及他对自由的追求。他曾与李林甫“争权不协”,但现在他得以摆脱这种局面,感到无比轻松和高兴。他在诗中所述的欢宴,正是他为了庆祝自己新职位而举行的。这篇诗的形式和内容都恰当地反映出了李适之的个性和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政治的复杂性和改朝换代的不稳定性。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李适之、汉字译文、注释、贤辞掉了左相
我刚刚让贤辞掉了左相,爱酒如命正好畅饮举杯。想问问昔日盈门的宾客,今天会有几个还肯前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适之简介: 唐朝诗人,作者信息正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