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⑺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及注释: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陶侃:南朝宋时期名将,曾任荆州刺史、南徐州刺史等职。
出游:外出游玩。
未熟稻:指还没有成熟的稻谷。
行道:指路上行走。
聊取之耳:随手取了一些。
大怒:非常生气。
诘曰:责问。
汝:你。
既不田:既不种田。
戏贼人稻:随意地取别人的稻谷。
执而鞭之:抓住并用鞭子打他。
百姓勤于农植:百姓勤于种植农作物。
家给人足: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食物。
注释:
⑺汝:你。
译文及注释详情»
寓意:
故事中的陶侃展现了一种珍惜和尊重劳动成果、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他爱民如子,注重农耕,珍惜粮食资源,并通过实际行动传承和继承了这一美德。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铭记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在尊重劳动成果的同时加强保护农民权益。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的汗水。因此,故事中的陶侃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不断地推广和发扬这一优良品质。
寓意详情»
译文及注释:
陶侃(Táo Kǎn)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1. 陶侃:北魏、东魏、北齐、周等朝代政治人物,历史书籍《资治通鉴》的作者之一。
2. 稻穗:产自水稻植株的果实,表示农民所耕种的庄稼。
3. 姑且:临时、暂且,表示没有确定的目的和做法。
4. 庄稼:农田、农作物,是农民生计的重要来源。
5. 勤恳:勤奋努力。
6.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译文及注释详情»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他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涑水乡,后成为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司马光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其高尚的品德和才华使得他得到了官方的重用和赏识。司马光卒时被赠予太师、温国公的荣誉称号,并谥为文正。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巨著。除此之外,他还著有另外许多著作,如《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他的著作不仅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他在生前广泛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推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司马光的思想、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深受历代人民的景仰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