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译文及注释:
墨子怒着耕作柱子。耕作柱子问:“我比不上人吗?”墨子回答:“我要去太行山,用马和牛拉车,你要谁来驾驶?”耕作柱子说:“就让驾驭马的来吧。”墨子问:“为什么要用驾驭马的?”耕作柱子回答:“驾驭马已经足够了。”墨子说:“我也认为你足够了,所以才生气。”耕作柱子恍然大悟。
注释:
注释:
1. 墨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和哲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尚同”等思想。
2. 怒耕:指墨子在愤怒的情况下耕地。
3. 柱子:指一种农具,用于固定耕牛或耕马。
4. 无愈于人:指柱子不能比人更好地驾驭骥或牛。
5. 上太行:指墨子要去太行山地区。
6. 骥:指一种优秀的马。
7. 牛:指一种常用的耕牲。
8. 策:指驾驭、控制。
9. 骥足以策:指骥的能力足以被墨子驾驭。
10. 以子为足以策:指墨子认为柱子的能力足以被他驾驭。
11. 悟:指柱子明白了墨子的意思。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古文是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的批评。墨子用马和牛作比喻,告诫学生要像马一样有能力去承担责任,并逐渐进步,这是让人受益匪浅的教导。墨子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什么文采,也没有庄子那样喜欢讲寓言故事,但他的话语逻辑性很强。他认为,“文辞过于华丽,反而会使听者迷失在辞藻之中,理解不了重点”,这就不利于表达和传播。本文体现了墨子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也反映了墨子的坦诚正直、光明磊落的品格。总的来说,这篇古文是墨子通过简单易懂的比喻,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进步并成为负责任的人。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
墨子:你有一个缺点,你爱找优越感。
注释:耕柱子自认为没有比别人差的地方,暗示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墨子则指出其“优越感”这一明显缺点。
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将鞭打哪个?”
耕柱子:当然是鞭打好马了。
注释:这指的是在选择资源时,我们应该选择最好、最适合的事物。
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
耕柱子:因为好马值得我去鞭打。
注释:好的资源值得被珍惜并充分利用。这也暗示着我们应该尊重资源,不要浪费。
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
注释:墨子想通过鞭策使耕柱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促使他不断提升自己。
耕柱子醒悟了。
注释:这句话暗示着耕柱子通过墨子的引导和启示,认识到自己的优越感这一缺陷,从而能够更好地修正自己。
译文及注释详情»
墨子及弟子 撰简介: 先秦诗人,作者信息正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