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次女绣孙》拼音译文赏析

  • jīn
    ·
    xiù
    sūn
  • [
    qīng
    ]
  • xiù
    sūn
    yǒng
    luò
    huā
    wǎn
    yǒu
    yún
    tàn
    nián
    huá
    chóu
    zhōng
    lǎo
    weì
    shào
    nián
    rén
    zuò
    yīn
    guǎng
    广
    chéng
  • huā
    xìn
    cōng
    cōng
    suàn
    chūn
    lái
    méng
    téng
    zuì
    绿
    yīn
    wàn
    qiān
    hóng
    piāo
    líng
    jìn
    píng
    zhàng
    dōng
    fēng
    sòng
    gēng
    wèn
    mái
    xiāng
    chù
    què
    xiào
    chī
    ér
    zhēn
    chī
    jué
    gǎn
    nián
    huá
    xiě
    chū
    shāng
    xīn
    chūn
    néng
    zhù
  • shēng
    feī
    màn
    liú
    lián
    míng
    jiū
    yàn
    luò
    huā
    feī
    jìng
    sháo
    huá
    cháng
    lǎo
    xiū
    dào
    chūn
    guī
    tài
    kàn
    suì
    suì
    zhū
    yán
    yóu
    shēng
    cuō
    tuó
    shèn
    zuò
    huā
    yīn
    weì
    jiào
    xié
    yáng
    píng
    cǎi
    wǎn
    chūn
    zhù

原文: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相关标签:婉约

译文及注释
次女绣孙,倚着这里,吟咏着落花,词意悲凉。有人说:“叹年华,我也忧虑老去”,我认为年轻人不应该这样想,应该开阔心胸,写出一首诗。

花信匆匆地飘落,算着春天来了,瞢腾一醉,绿荫如此。万紫千红的花儿飘零落尽,依靠东风送走。更不问,花香埋在何处?却笑那痴儿真是痴呆,感叹年华,写出了伤心的句子:“春天也走了,怎么能停留呢?”

人生大抵只是一个寓言。慢慢地流逝,鸣鸠和乳燕,落花和飞絮。毕竟,美好的时光怎么会老去呢?别说春天回来得太快了。看着岁岁红颜依旧,我也感叹人生浪费了太多,坐在花荫下,还没感觉到太阳斜照。用彩笔,把春天留住。
注释:
次女:指作者的次女儿。

绣孙:指绣着的孙子图案。

咏落花:吟咏落花的景象。

词意凄惋:词意悲凉。

叹年华:感叹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老去。

广其意:拓展诗歌的意境。

花信匆匆度:花瓣像是匆忙地飘落。

算春来:可以算出春天已经到来。

瞢腾一醉:指作者瞪大眼睛,看着花瓣飘落,仿佛陶醉其中。

绿阴如许:绿色的树荫像这样。

万紫千红飘零尽:各种颜色的花瓣飘落一空。

凭仗东风送去:依靠东风把花瓣送走。

埋香何处:花瓣飘落后,香味去了哪里?

痴儿真痴绝:指自己像个痴儿一样,痴痴地看着花瓣飘落。

感年华:感叹时光流逝。

写出伤心句:写出了令人伤心的句子。

春去也,那能驻?:春天已经过去了,怎么可能停留下来呢?

浮生:指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

大抵无非寓:大概只是寓言而已。

慢流连:慢慢地流连。

鸣鸠乳燕:指鸟儿在枝头啼叫。

落花飞絮:落花和飞絮一起飘落。

韶华何尝老:美好的时光怎么会老去呢?

休道春归太遽:别说春天过得太快了。

朱颜犹故:红颜依旧。

浮生蹉跎甚:人生虚度得太多了。

花阴:花荫。

未觉斜阳暮:还没有感觉到太阳已经斜落了。

凭彩笔,绾春住:用彩笔勾勒出春天的美好,让它停留下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解
《惜春》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上下两片共写春归的感伤和不舍之情。此词语言清新雅致,别具风格。 上片描述的是春天飘落的花瓣和春归的匆匆离去,在此情境下,痴儿产生了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并抒发了自己的伤感之情。这一部分用词深邃,既表达了春天逝去的悲凉,又暗示了词人对时间的敏锐感知。 下片作者则通过画笔和音乐来留住春天的美好。凭借玉管和彩笔,词人将美景美声都描摹得淋漓尽致,更加赋予了这场美景的永恒意义。同时,词人也表达出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自身情感的平衡。 通篇的词意优美、音韵和谐,清新雅致,让人读来感到心旷神怡,产生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留恋。该词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人们反复品味。 评解详情»


注释
4. 绾:旋绕打结。 注释详情»


俞樾简介: 俞樾(1821-1907)是清朝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浙江德清,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由于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被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 俞樾的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他的学问精深,著作繁多,对于古文字学的研究尤其深入。他的著作包括《古今音韵系考》、《说文解字林义》、《辞类拾遗》等,其中《古今音韵系考》是当时最完整的韵书之一。他的书法也颇有名气,尤以行书为精。俞樾的门生包括章太炎、吴昌硕等知名人物,他也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