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冉冉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
译文及注释:
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冉冉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凉爽的月光横在船上,银河浸润着练船,秋天的景色像被擦拭过一样清晰。鸾骖和鹤驭缓缓行驶,桥梁依靠在高寒之上,鹊鸟在空中飞翔。问问那欢乐的情感还剩下多少?早已整理好,新的忧愁又重新编织。恨这人间,相聚少而离别多,千秋万古,今夜依旧。
谁会想起文园里的病客?夜色沉沉,独自抱着寂静的一天。还记得穿针楼阁,金鸭香气冷冽,玉徽上积满了尘埃。靠着新凉,半枕着,又依稀听到行云的消息。听着窗外泪雨滂沱,梦里檐前还滴着雨水。
注释:
凉月横舟:指秋夜中月亮悬挂在船上,形容景色美丽。
银河浸练:指银河流淌在天空中,形容景色壮观。
万里秋容如拭:形容秋天的景色清新明亮,像被擦拭过一样。
冉冉鸾骖鹤驭:形容仙鸟仙马缓缓飞行。
桥倚高寒:形容桥梁依靠在高山之上,景色壮美。
鹊飞空碧:形容鹊鸟在蓝天白云之间飞翔,景色优美。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慨,旧的欢情已经结束,新的愁苦又开始。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离别是人生的常态,但是离别的痛苦却是永恒的。
谁念文园病客?:指自己身为病人,却没有人来探望。
夜色沉沉:形容夜晚的黑暗。
独抱一天岑寂:形容孤独寂寞。
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都是指过去的美好回忆。
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形容自己在凉爽的天气中半睡半醒,听到行云流水的声音,感觉很舒适。
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悲伤,泪雨浪浪指的是自己的泪水,梦里檐前犹滴指的是梦中的回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解: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七夕的佳作,上片描述了仙侣相会的情景。词人先写出了新秋夜色的美丽,寥寥数语中勾勒出银河星河、碧空清寂的场景。接着,词人描写了双星相会的情景,以借鉴历史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桥倚高寒,鹊飞碧空,描摹出了男女主人公离别时的绵绵离恨和欢情几许,千秋今夕的情感难以言喻。
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充满感怀的情感。毫无疑问,七夕是一个极其浪漫的节日,在这个晚上,孤独的人们会感到特别孤独,词人在本段通过文字来表现自己这种感受:夜色沉沉,独感岑寂,回忆昔日,亭榭穿针,金鸭香袅。而今玉徽尘积,新凉半枕。窗外泪雨,檐前犹滴。这些词语刻画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惆怅,如此真挚感人。
总体而言,这首词构思高妙,抒情细腻,情景交融。词人的笔墨之中透露出坚定和真挚的情感。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七夕节的浪漫氛围,感受到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于曾经爱过的东西的思念。
评解详情»
注释:
根据所提供的内容,以下是补充注释:
1. “拭”是指擦拭、抹去的意思。例如,“用毛巾拭干身体上的水滴”。
2. “冉冉”形容慢行的样子,类似于缓慢地前进。例如,“老人家走路冉冉,需要我们搀扶”。
3. “文园”是指著名的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曾经任职的孝文园令这座园林。在这里作者运用“文园”来借指自己,表现出自己也是文人雅士的身份。
4. “穿针”是传统民俗七夕节的习俗之一。女性们会在这天穿上孔针,以示乞得巧艺,取得一个好姻缘。
5. “玉徽”是古代的一种琴名。琴徽是指琴身上起调音作用的部件,由于此琴徽由玉雕成,因此被称作玉徽琴。
6. “浪浪”形容水流流动的样子,波浪起伏不定。例如,“海面上的浪浪非常汹涌澎湃”。
注释详情»
张埜简介: 张埜是元代词人,生卒年不详,据文献记载,他在延祐和至治年间在世。张埜字野夫,号古山,出生于河北邯郸。他曾担任翰林修撰的职务,是一位文学才子。 张埜的作品以《古山乐府》最为著名,这是一部收录了他的词作的集子。其中的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音韵和谐,内容多以咏物、咏景、咏怀为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张埜的作品在当时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誉为“玉门关外词派”的代表人物。 张埜的父亲张之翰,号西岩老人,也是一位词人,对张埜的词歌创作影响很大。张之翰曾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登进士,历任吏部、户部、工部官员。他的词作品风格清新明快,与张埜的词作有许多相似之处。张之翰逝世年代不详,但他对元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