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战城南,冲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
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仗大顺,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
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
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
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馀黎落惠咏来苏。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译文及注释:
战斗在城南展开,黄色的尘土飞扬,红色的旗帜在电光火石中烈焰燃烧,鼓声雷鸣震耳欲聋。
敌人勇猛,战马奔腾,阵列横亘在广阔的原野上,像一朵盛开的云彩。
大义顺天,神灵应允,士兵们为了正义而忘记了生死。
长剑挥舞,刀光剑影,箭矢飞舞,星星点点闪烁不定。
虎骑奔腾,华服旋转,红色的火焰燃烧,烟雾弥漫。
勇士斩杀敌人,高高的旗帜在风中飘扬,长号声响彻云霄。
夷族和寇贼被消灭,百姓得到了安宁,赞美之声响彻苏州。
胜利的乐曲奏响,胜利的士兵回到了皇城,班师回朝,献俘庆祝胜利。
注释:
战城南:指南京城南的战场。
冲黄尘:指战场上扬起的黄色尘土。
丹旌电烻鼓雷震:丹旌指红色的旗帜,电烻指旗帜飘动的样子像闪电一样,鼓雷震指战鼓声和雷声震耳欲聋。
勍敌猛:勍敌指强大的敌人,猛指凶猛。
戎马殷:指战场上充满了战马和士兵。
横阵亘野若屯云:横阵指横列的军队,亘野指广阔的战场,若屯云指像云一样密集。
仗大顺:指战争的胜利是由天命所决定的。
应三灵:指天地神灵的保佑。
义之所感士忘生:指义士们为了正义而战,甘愿舍生忘死。
长剑击,繁弱鸣:长剑指长刀,繁弱指刀剑相交的声音。
飞镝炫晃乱奔星:飞镝指投掷的长矛,炫晃指闪烁的光芒,乱奔星指矛尖闪烁的样子像星星一样。
虎骑跃,华眊旋:虎骑指骑着马的勇士,华眊指华丽的盔甲,旋指旋转。
朱火延起腾飞烟:朱火指战火,延起指燃烧,腾飞烟指烟雾弥漫。
骁雄斩,高旗搴:骁雄指勇猛的士兵,斩指杀敌,高旗搴指高高举起旗帜。
长角浮叫响清天:长角指号角,浮叫指声音高亢,响清天指声音传遍整个战场。
夷群寇,殪逆徒:夷群指打败敌人,寇指敌人,殪逆徒指杀死叛逆的人。
馀黎落惠咏来苏:馀黎指剩余的百姓,落惠指得到恩惠,咏来苏指歌颂皇帝的功绩。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奏恺乐指演奏欢乐的音乐,归皇都指回到京城,班爵指官员们献上俘虏,邦国娱指国家的欢乐。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何承天的《战城南》是一首古体诗,在描写战争的同时,以颂扬赞美态度来体现“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主题。整首诗分成四个段落,采用整齐的三、三、七句式,形式上与汉乐府古辞有所不同。
首句“战城南”是套用乐府古辞语,拉开了战争的序幕,描绘出大战的场景。接下来六句是第二段,前三句描写敌方兵强马众,攻势凶猛,后三句写己方士气振奋,斗志昂扬,起到了对比和突出主题的作用。
第三段重点描写了己方军队的威武和正义,强调了军队需要“正义”方能成为真正的获胜者。描写中,“仗大顺”意为遵循天道民心,“应三灵”则指得日、月、星三灵垂象之应,显示出何承天对于军队行动必须依据天命,伐无道的认识。
在最后一个段落中,“长剑击”至“长角浮叫”的九句描述了战争的激烈和悲壮,诗中充满了对于战争的真实表现和感性描写。整个作品以简洁的语言、独特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何承天在文学艺术上的高超素养和创造力,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一个杰出代表。
鉴赏详情»
注释:
这些内容可能是从某篇古文或诗歌中摘抄下来的,以下是对其进行的注释:
1. 烻(yàn 宴):指繁荣兴盛的样子或景象。在这里可能是形容某个地方人气旺盛、繁华喧闹的情况。
2. 勍(qíng擎)敌:勍和擎都有“托起”、“支撑”的意思,敌则表示敌人、对手。这里的“勍敌”指强大的对手,比喻势均力敌的情况。
3. 繁弱:也可以写作“蕃弱”,是古代的一个良弓名。这里的“繁弱”可能是指普通百姓和弱势群体,与上面的“勍敌”相对应。
4. 眊(mào茂):是用鸟羽毛等制成的装饰物,这里指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上的装饰品。
5. 黎:指广大的民众,一般与上层的统治者相对应。来苏则是指因其来到某个地方而使得那里变得安宁、繁荣,也可以理解为那里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苏本身则表示安宁、休息的意思。
注释详情»
何承天简介: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汉族,东海郯(今郯城)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自幼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幼年从学于当时的学者徐广。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任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承天通览儒史百家、经史子集,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律历和计算,对天文律历造诣颇深,著有《授时历》、《授时录》、《授时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