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路》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 [
    nán
    beǐ
    ]
    zōu
    hào
  • lóng
    shé
    zhī
    qiān
    zhàng
  • chū
    shān
    shuǐ
    jiān
    xià
    shàng
  • weí
    zhī
    tóng
    yǎng

原文: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红色的路像一条蜿蜒的龙蛇,不知延伸多少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在山水之间穿梭,时而下降,时而上升。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我独自一人,做什么呢?与这条路一起低头抬头?
注释:
赤路:指红色的路,可能是指夕阳余晖映照下的路。

龙蛇:形容路线曲折盘旋,如同龙蛇游动。

几千丈:形容路线长远,高耸。

出没:出现和消失。

山水间:指山林和水流之间。

一下复一上:形容路线起伏不定。

伊予:指诗人李白自称。

俯仰:指仰望和低头,表示与自然景观相互感受。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赤路赋》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文章描写了一条曲折蜿蜒的炎荒之路,以龙蛇为比喻,展现了路途的寂寞、荒凉和漫长。全文采用了渲染气氛、塑造形象等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愤懑和思考。 在文章开头的首句中,“赤路”点题,赤即指炎热之地的红土,同时也有空旷荒凉之意。作者借用“深山大泽,实生龙蛇”的典故,以此比喻路途险恶,危机重重。在描述炎热之路时,作者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如“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将道路的曲折、起伏、变幻跃然纸上,生动具象。 在文末,作者问自己:“独何为?”这一问题呈现出复杂的含义。首先作者表达了对朝中权奸和谗人的责问,反思了自己遭到放逐的原因,同时也包含了对自己被贬谪的无奈和感叹。其次,这一问题还折射了作者对功名的追求,借着赤路之喻表现了自己坚守操守、不屈从于权贵的精神。 总之,《赤路赋》描写了一条深邃而曲折的荒凉之路,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波折的感慨和反思,展现了他独立坚韧的人格风貌。 赏析详情»


邹浩简介: 邹浩(1060—1111),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宋仁宗嘉祐五年生,徽宗政和元年卒,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后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著有《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邹浩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