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译文及注释:
碧蓝的水面在秋天里泛起涟漪,黄色的云彩在傍晚时分凝结成团,落叶散乱地铺满了空阶。洞房里静悄悄的,斜月照着徘徊的人影。又到了重阳节,到处都能听到砧杵的声音。在西窗下,风吹动着翠竹,让人疑惑是否是故人来了。
心中充满了伤感和思念。新的欢乐很容易就会失去,过去的事情也难以猜测。问问篱边的黄菊,它开放是为了谁。只能喝酒来减轻忧愁,但愁绪已经在酒未醒之前就已经回来了。站在栏杆旁边,看着金色的波浪渐渐转动,白露点缀在苍苔上。
注释:
碧水惊秋:碧色的水面在秋天变得波涛汹涌。
黄云凝暮:黄色的云彩在傍晚凝结。
败叶零乱空阶:落叶散乱在空荡的台阶上。
洞房人静:新婚夫妇的房间里静悄悄的。
斜月照徘徊:斜着的月亮照耀着徘徊不定的人影。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砧杵声催:指打砧和敲杵的声音,催促人们赶制重阳糕点。
西窗下,风摇翠竹:在西窗下,风吹动翠绿的竹子。
疑是故人来:疑似曾经的熟人来访。
伤怀:心中感到伤感和忧愁。
增怅望:更加增加了思念之情。
新欢易失:新的爱情容易失去。
往事难猜:过去的事情难以猜测。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问问篱边的黄色菊花,知道是为谁而开放的。
愁须殢酒:愁苦之情只能用酒来麻痹。
酒未醒、愁已先回:酒还没醒,忧愁已经先回来了。
凭阑久:长时间倚着栏杆。
金波渐转:金色的波浪逐渐转动。
白露点苍苔:白色的露水点缀在苍翠的苔藓上。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秦观的这首词《如梦令》是一首充满伤离怀旧的词。在词中,秦观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思念故人的深深感慨。
开头三句“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通过描写景物,展现出一种萧瑟的气氛。其中,“碧水惊秋”用寥寥几个字,道出了词人对于时间变迁和生命脆弱性的感受。接着,“黄云凝暮”更是将肃杀之气推至极致。最后,“败叶零乱空阶”则将画面衬托地更加凄美。这种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抒发,贯穿了全篇。
而在“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这句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使得整个词更具有文化内涵。通过斜月照耀下的徘徊,词人抒发了对于故人的思念。
最后一段“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则是将词的笔调推至高潮。砧杵声仿佛催人哀怨,引发了词人对于故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又是重阳近也”,更是突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生最终的别离。
总之,《如梦令》凭借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表现出了词人对于人生流逝和恋人离别的悲苦之情。该词旋律悠扬,词意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赏析详情»
秦观简介: 秦观的诗词,以《鹊桥仙》、《长相思》、《满江红》、《蝶恋花》等最为著名,被誉为“宋词四大家”之首。他的诗文,以抒发自己的苦难经历和悲恸情怀为主,表现出深沉的思想境界,富有诗情画意,深受读者喜爱。他的诗文,曾被收录于《全唐诗》、《全宋词》、《宋词三百首》等诗歌选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