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译文及注释: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和风和雨轻轻拂过苔藓,微弱的香气在静谧中传来。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林下积累的落叶像白雪一样,而在山岭之巅,飞舞的云彩只有一半。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不需要吹奏横笛来吟咏江郭,只可惜寒冷的夕阳下,空枝无法绽放。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回首望去,孤山下的小路上,霜禽和粉蝶自由自在地飞舞。
注释:
和风和雨:柔和的风和雨,形容天气宜人。
点苔纹:指雨点落在苔藓上形成的纹路。
漠漠:模糊不清的样子。
残香:指花草的余香。
积来:积累下来。
全似雪:完全像雪一样。
岭头:山岭的顶端。
飞去:指风吹走。
半为云:一半像云。
不须:不必。
横管:横吹的笛子。
吹江郭:吹奏给江边的城郭听。
最惜:最可惜的是。
空枝:指没有花朵的枝条。
冷夕曛:寒冷的夜晚。
回首:回头看。
孤山:孤立的山峰。
山下路:山脚下的小路。
霜禽:指在霜天出现的鸟类。
粉蝶:指白色的蝴蝶。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梅花艺术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作者提到,梅花以其高洁节操和早春开放而被诗人所青睐。不仅有写早梅报春、盛开如海、月影梅枝、踏雪寻梅等多种表现手法,也有写落梅的,但此类作品并不常见。然而,本文所引用的“公”的诗作通过铺张渲染,描摹绘写,成功地表现了落梅的态度和情状,得到了诗人柏谦的高度评价。整篇文章强调了梅花作为诗歌题材的重要性,突出了“公”的诗歌手法和艺术成就。
简析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提到了一首名为《梅花三弄》的诗歌,下面是对其中涉及的词语的注释:
1. “和”指的是随伴,点缀,点缀也可以看作主动。诗中说“本为花落”,默默无声,但梅花点缀其上却让这个情景生动可爱。整首诗的新颖精巧也体现在这一点。
2. 林下和岭头两句描述了不同的景象。林下一句指的是梅林中花落的情景,花瓣像积雪一样堆积在地上,形成一座座小小的花堆。岭头一句则是指梅花随风而飘,与云彩一同飞扬。
3. “横管”指的是笛子。这里暗示了笛曲《梅花三弄》。江郭指的是江畔城边或各处。夕曛指的是夕阳。
4. “孤山”是一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端的小山,以其多产梅花而闻名。宋代诗人林逋在此种梅养鹤,隐居于此。霜禽句指梅花已经落尽,但山下的禽鸟和蝴蝶依然在歌唱、飞舞。而霜禽这里则指白色羽毛的鸟类,如鸥、鹤等。粉蝶则是指色彩缤纷的蝴蝶。
注释详情»
律然简介: 律然是一位清代僧人,字素风,原名秦氏子。他出生于海虞(今江苏常熟),曾在长寿庵剃染出家。律然擅长工诗、画,并创作了《息影斋诗钞》等作品。在《清画家诗史》中有关于律然的记录,但并未提供律然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