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译文及注释: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极目远望,天空辽阔无垠,马儿疲惫,行程又延误。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月亮刚升起,才能看到树木,风停了才没有沙尘。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离开了楚水的鱼窟,到达了燕山的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这样的名利之路,虽然辛苦,但是人们仍然不愿意老去远离天涯。
注释:
极目望空阔:极目远眺,眼前一片广阔的空旷。
马羸程又赊:马匹疲惫,行程又延误。
月生方见树:月亮升起,才能看到树木。
风定始无沙:风停了,才没有沙尘飞扬。
楚水辞鱼窟:楚水从鱼窟中流出。
燕山到雁家:燕山到了雁的家园。
如斯名利役:这样的名利之事,竞争不会停止。
争不老天涯:无法避免老去,但可以追求更远的天涯。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似乎是对一首古诗《马词》的注释。
①“马羸léi”是对马的形态特征的形容,指马受到了长途跋涉的疲劳和力量消耗,导致体态瘦弱。
②“赊shē”指远路漫长。马走得缓慢,路便显得异常遥远。
③“窟kū”这里指汇集之处,也就是驿站或市镇的聚集场所。这里描述的是马车在途中停留的地方,让马有机会歇息、补充体力和口粮。
④“斯”表示“这样”,在这里应该是用来引出后面的内容。
⑤“役”通常是指被强制劳动或服用的人,而在这里指的是马。意思是,马被迫一天天地奔波劳累,为人所役使,既不能安闲休息,也无法自由穿梭。
⑥“争不”是一个反问语气,表达“怎么不”或“为什么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怎么能不惨呢?
注释详情»
裴说简介: 唐朝诗人,作者信息正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