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花》拼音译文赏析

  • dōng
    qīng
    huā
  • [
    sòng
    ]
    lín
    jǐng
  • dōng
    qīng
    huā
    huā
    shí
    cháng
    jiǔ
    zhé
  • jiāng
    fēng
    qíng
    yǐng
    kōng
    yuè
    shēn
    shān
    weī
    xuě
  • shí
    gēn
    yún
    lóng
    suǒ
    zàng
    xún
    cháng
    lóu
    gǎn
    xué
  • lái
    zhòng
    feī
    rén
    jiān
    céng
    shí
    wàn
    nián
    shāng
    yuè
  • shǔ
    hún
    feī
    rào
    bǎi
    niǎo
    chén
    bàn
    shēng
    shān
    zhú
    liè

原文: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相关标签:写人写景

译文及注释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冬青花开放的时间很短暂,只有一天,但是它的花瓣却有九个弯曲的弯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江对岸的风雨,晴天下的影子都是空的,只有五月深山上的微雪被珍视和保护。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石头的根部藏着云气和龙,普通的蝼蚁不敢在那里挖洞。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这种花不是人间的,曾经见过万年觞底的月亮。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蜀地的魂灵在百鸟臣飞舞,夜半时,山竹发出一声裂响。
注释:
冬青花:指冬青树上的花朵。
肠九折:形容冬青花开得很短暂,只有一天的时间。
隔江风雨:指江对岸的风雨。
晴影空:指阳光下的影子。
五月深山:指五月时深山里的景色。
护微雪:指深山里的微雪被山林所保护。
石根云气:指山石根部的云气。
龙所藏:指传说中龙所在的地方。
寻常蝼蚁不敢穴:指这里的环境非常特殊,普通的蝼蚁都不敢在这里生活。
移来此种非人间:指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不像是人间的风景。
曾识万年觞底月:指作者曾经在觞宴上看到过美丽的月亮。
蜀魂:指蜀地的魂魄。
百鸟臣:指百鸟在这里都是臣服于大自然的。
夜半一声山竹裂:指夜半时山中的竹子发出声响,可能是因为风的原因。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南宋的都城临安遭到攻陷,南宋王朝随之灭亡。不久之后,元朝皇帝命番僧杨琏真伽总摄江南佛教。公元1278年或1284年,杨琏真伽在绍兴一带发现了八位皇帝及诸皇后的陵墓,并掠夺了殉葬财宝,以及将遗骨建造了镇南塔。然而,这些历代皇帝和皇后的陵墓被发掘后,他们的剩余骨骸被抛弃在草莽中,惨不忍睹,而当时没有人有勇气去清理这些残骸。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的遗老林景熙、谢翱、唐珏等人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收集这些被抛弃的骨骸。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这些人仍然坚定地拾取骨骸,将所得的残骸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为了记录这一经过,林景熙写下了《冬青花》和《梦中作四首》两篇诗歌,用凄怆的声调表达自己的悲愤。他希望通过他的诗歌,让更多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而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这些抗元英雄的精神,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以“冬青花”为题,通过描写冬青花的盛开之景来寄托对宋帝的悼念和敬仰之情。冬青树作为汉朝宫殿和宋朝陵墓的传统植物,在此诗中显然也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作者先以“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来描述他见到冬青花的震撼之感,即一日之内痛不欲生。《报任安书》中的“肠一日而九回”更进一步强调其悲痛之极。接着,作者将注意力转向南岸的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通过“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来表现景色的黑暗和光明之分,从而抒发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乱世的无奈。 在“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中,作者提到龙为君象,由此联想起埋葬在此的宋帝骸骨,用“石根云气”来形容其神秘莫测。同时,作者还通过“蝼蚁不敢穴”来表现对宋帝地位和功绩的敬重。 接着,作者再次回到冬青花这一主题,使用“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冬青花是从宋帝旧殿移来,在此处再次盛开,因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而“万年觞”则代表天子的寿命,也暗示了对宋帝历史地位的赞扬。 最后,在“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中,作者使用了杜鹃和鸟类的隐喻,表达了他对宋帝及其护送遗民的忠诚臣民的怀念,以及对乱世残酷和人世百态的深刻感受。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冬青花、钱塘江等具体形象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凄婉、怀古追思的境界,反映了作者对乱世和英雄逝去的无尽悼念和对历史长河的凝视与反思。 鉴赏详情»


注释
这里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注释如下: ⑴冬青:冬青是一种常绿乔木,夏季开花,花朵细小白色。 ⑵肠九折:肠九折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出自《报任安书》一文,作者司马迁用此词来形容自己对国家沉沦的痛苦。 ⑶“隔江”句:指的是诗歌中提到的种在隔江临安故宫中的冬青树。 ⑷“五月”句:指的是诗歌中提到的种在绍兴宋陵的冬青树。 ⑸“石根”两句:石根两句的意思是天子的陵墓本不是平民百姓可以随意涉足的地方,而只有像蝼蚁这样的普通臣民才能在显贵的陵墓周围活动。 ⑹“移来”句:文中提到的在兰亭所种的冬青树原本是从绍兴的宋宫中移来的,因为当时高宗曾经逃往绍兴,所以在那里留下了一些宫殿的遗址。 ⑺万年觞:这里指的是皇帝饮用的美酒。觞是一种酒器。这句话指出这些冬青树与其他普通的树不同,因为它们曾经被皇帝用来饮酒,所以曾经看到过皇帝喝酒时的杯中月色。冬青树也称作万年枝,与皇帝所饮的万年觞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⑻蜀魂:蜀魂指的是杜鹃花,传说中杜鹃花是由古代蜀王杜宇死后所化的亡魂变成的。百鸟臣:这里指的是众多鸟类都向杜鹃花臣服的情景,比喻老臣依然效忠于宋朝皇帝。 ⑼山竹裂:山竹裂形容杜鹃花的哀婉啼声极其悲厉,几乎使山体都要开裂了。这句话出自杜甫的《玄都坛歌寄元逸人》一诗。 注释详情»


林景熙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出生在南宋时期的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他是一位爱国诗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林景熙于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成功考中进士,并先后担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以及进阶从政郎等职务。南宋灭亡后,他选择不仕,并隐居于家乡平阳县城白石巷。在那里,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成就颇为卓著,被认为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 林景熙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以爱国主题为中心,抒发了自己对于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热爱之情。他还参与了“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的行动,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林景熙于1310年逝世,享年69岁,卒葬于家乡青芝山。他的诗歌被编为《霁山集》,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珍贵遗产之一。


林景熙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