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译文及注释:
北风吹动白色的云彩,漫长的河汾在万里之外。
心情随着落叶摇曳,秋天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
注释:
北风:指来自北方的风。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万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渡:过河。
河汾:指黄河的支流汾河。
心绪:内心的情绪。
逢:遇到。
摇落:指树叶逐渐落下。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如秋风、秋雨等。
不可闻:听不到。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汾上惊秋》是一首唐代五绝,作者身份神秘,只知道他曾经担任过礼部侍郎。据《唐诗鉴赏大全集》和《唐诗鉴赏辞典》等多个资料记载,这首诗应该是在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创作的。在这一年,唐玄宗听从张说之言,在潞州和晋州修复了汉后土祠,并前往汾水畔祭祀后土。当时的礼部侍郎随行,也写下了这首诗。
这时期,苏颋正在历经自己仕途上的低谷。他曾极力推荐朋友入仕,但却遭到朝廷的反感与阻挠。另外,他的妻子去世,使得他倍感失意。然而,正是在这种低谷中,苏颋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就包括了《汾上惊秋》。
这首诗以“秋风起兮白云飞”为开头,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意境,勾起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同时表现了对秋季的深刻感受和情感的共鸣。在诗歌中,苏颋巧妙地借用历史及文学典故,既有兴致激昂的即兴咏史,又有深沉隽永的历史感慨,展现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
总之,苏颋在外放期间通过写作来发泄个人情感、表达政治意见以及展现自己的才华,这在他的生涯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而《汾上惊秋》也因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了唐代五言绝句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汾上惊秋》是一首五绝,作者并不为人所知。诗中采用了虚实交错、若即若离的表现手法,既有兴致激昂的即兴咏史,又有深沉隽永的历史感慨。除了描绘秋意凄凉之外,还包含了作者自身的心情和国家的隐忧。
在开头的两句中,作者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意境,以“秋风起兮白云飞”和“泛楼船兮济河汾”来暗示当年汉武帝祭后土的历史往事。这种历史联想唤起了作者对唐玄宗效仿汉武帝所做出的决定而产生的深刻思考。然而,在表达这一复杂心情时,作者运用了留白手法,并没有明言。与此同时,题目中的“惊”字则暗示着作者的思绪被震惊了。这种震惊并非因为个人遭遇所致,而是突然被汾水上的秋风所感染,从而使他对秋天的降临产生了强烈的感受。
后两句“摇落”和“变”则通过借用《秋风辞》中的词汇“草木黄落”和宋玉《九辩》中的语言来表达秋意凄凉之感。同时,这里也暗示了作者自身处于一种失意的状态,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朵白云被北风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此时,国家已经陷入了隐忧之中,作者的个人哀愁与国家的困境相互交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总的来说,《汾上惊秋》是一首充满复杂心情和历史感慨的诗歌。作者通过借用历史及文学典故,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智慧。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渡过汾河、万里以外的地方、心绪伤感惆怅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汉字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颋简介: 唐朝诗人,作者信息正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