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汾上惊秋》是一首唐代五绝,作者身份神秘,只知道他曾经担任过礼部侍郎。据《唐诗鉴赏大全集》和《唐诗鉴赏辞典》等多个资料记载,这首诗应该是在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创作的。在这一年,唐玄宗听从张说之言,在潞州和晋州修复了汉后土祠,并前往汾水畔祭祀后土。当时的礼部侍郎随行,也写下了这首诗。 这时期,苏颋正在历经自己仕途上的低谷。他曾极力推荐朋友入仕,但却遭到朝廷的反感与阻挠。另外,他的妻子去世,使得他倍感失意。然而,正是在这种低谷中,苏颋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就包括了《汾上惊秋》。 这首诗以“秋风起兮白云飞”为开头,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意境,勾起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同时表现了对秋季的深刻感受和情感的共鸣。在诗歌中,苏颋巧妙地借用历史及文学典故,既有兴致激昂的即兴咏史,又有深沉隽永的历史感慨,展现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 总之,苏颋在外放期间通过写作来发泄个人情感、表达政治意见以及展现自己的才华,这在他的生涯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而《汾上惊秋》也因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了唐代五言绝句的经典之作。


诗文: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相关标签: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