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拼音译文赏析

  • fēng
    èr
    shǒu
    /
    mǐn
    nóng
    èr
    shǒu
  • [
    táng
    ]
    shēn
  • chūn
    zhòng
    qiū
    shōu
    wàn
    hǎi
    xián
    tián
    nóng
    yóu
    è
    饿
  • chú
    dāng
    hàn
    xià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jiē
    xīn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及注释
春天种下一粒小麦,秋天收获万颗谷子。全国没有闲置的土地,农民仍然饿死。

在正午的时候锄禾,汗水滴在禾下的土地上。谁知道在饭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辛苦的成果。
注释: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小麦种子。

秋收万颗子:到了秋天,可以收获成千上万颗小麦子。

四海无闲田:整个国家的土地都被利用起来了,没有闲置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即使土地都被利用起来了,农民们仍然有可能因为收成不好而饿死。

锄禾日当午:在正午的时候,农民们在田地里锄草除杂。

汗滴禾下土:农民们辛苦地劳作,汗水滴在禾苗下的土地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农民们的辛苦劳作。每一粒粮食都是通过农民们的辛勤劳动才得以生产出来的。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是一种将农民劳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成的奇妙现象。在这首诗中,李绅不但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穷创造力,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道主义的关注。 诗中“引满”二字,犹如汩汩流水,让人感受到了闪耀的希望,这种乐观情绪也是对农民付出的一种最美的赞美。然而,第四句“农夫犹饿死”,却像一声闷雷,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句话幽默地表现出劳动和贫穷之间的悖论,暗示了社会阶级分化和剥削的存在。 李绅的这两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表现出了中国农民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问题。这种以诗歌形式批判社会弊端的表达方式,在当时被人们称作“田园诗派”,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总之,李绅的这两首诗歌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它们既激励着人们对农民阶层进行加强保护和关注,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于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改变。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李绅,字义山,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在诗歌上擅长表达思想感情,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诗篇。其中,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的《古风二首》,据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是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写下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唐朝盛世。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一个高峰期,社会繁荣昌盛,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绅创作了《古风二首》这一妙笔生花的佳作。 这组诗采用了古风的体裁,并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性的反思。其中,第一首诗以“花”为主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热爱之情。而第二首诗,则以“人”为主题,通过对“言行不一”的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整首诗既有婉约之美,又有意境之深远,可谓是李绅创作的精华之作。 总之,李绅《古风二首》的创作背景,源自唐朝盛世的文化环境和作者对生命、自然、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组诗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唐代古风诗歌的代表之一,影响力至今仍在延续。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春天只需种下一颗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丰硕的粮食。 注释: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只有通过春季种植,才有可能在秋季得到丰厚的收成。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绅简介: 李绅(772—846)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汉族,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成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他于27岁考中进士,并补任国子助教。 李绅与当时的诗人元稹、白居易以及其他知名文人交往密切。他在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在于其诗歌。李绅是新乐府运动中的重要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不过已经佚失。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他的诗歌代表作是《悯农》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首诗已经成为了中国诗歌中的珍品和经典,被广泛传颂。他的诗歌收录在《全唐诗》四卷中。 李绅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和诗歌领域上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其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