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拼音译文赏析

  • jiǎn
    meí
    ·
    chàng
    dào
    yáng
    guān
    shēng
  • [
    sòng
    ]
    liú
    xiān
  • chàng
    dào
    yáng
    guān
    shēng
    xiāng
    dài
    qīng
    fēn
    luó
    dài
    qīng
    fēn
    xìng
    huā
    shí
    jié
    fēn
    fēn
    shān
    rào
    cūn
    shuǐ
    rào
    cūn
  • gēng
    xīn
    qíng
    gòng
    jiǔ
    zūn
    chūn
    shān
    xiāng
    mǎn
    kōng
    yǒu
    hén
    bān
    liǎng
    xiāo
    hún
    shàng
    huáng
    hūn
    lóu
    shàng
    huáng
    hūn

原文: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译文及注释
唱到阳关第四声:唱歌唱到阳关,声音高亢激昂。

香带轻分,罗带轻分:香囊和罗带轻轻地分开。

杏花时节雨纷纷:正是杏花盛开的季节,雨水不断地下着。

山绕孤村,水绕孤村:山峦环绕着孤村,水流绕过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再也没有心情和人共饮美酒。

春衫香满,空有啼痕:春天的衣服散发着香气,但心中却有悲伤的痕迹。

一般离思两销魂:离别的思念让人心魂俱销。

马上黄昏,楼上黄昏:马上就要到黄昏时分,楼上也是黄昏的景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介绍了一首宋代的词作《青玉案·元夕》,作者是唐婉,属于宋真宗时期的文学作品。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深夜思念恋人的感受和对于元宵节习俗的描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首句“东篱把酒黄昏后”,作者通过对黄昏后景象的描绘,使读者产生一种朦胧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黄昏中,背向着朝阳的一面,与恋人相对而坐,一边品尝美酒,一边谈论着情感。接着,作者进一步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和丰富多彩的习俗,如“红楼梦里千寻路,绿肥红瘦,处处闻啼鸟”,使词作更加生动。同时,作者通过“觉来小窗日已斜,荷花酒一杯”一句,表达了思念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让情感更加深刻动人。 整篇词作意境清新,描写细腻,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团圆和爱情的向往和渴求。词中多次出现的“黄昏”、“小窗”、“月”等形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这是一篇充满深情和哲理思考的佳作,值得我们品味和赞叹。 赏析详情»


刘仙伦简介: 刘仙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被称为“庐陵二布衣”,但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无可考证。 刘仙伦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而赵万里则以其所辑的宋金元人词为基础编纂出《招山乐章》一卷。刘仙伦的词作风格清新明快,充满活力,在当时广为传播与流传。他的文学成果也表明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虽然刘仙伦的出生和死亡年份没有被记载,但其诗词作品和影响力却曾经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