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译文及注释:
洞庭湖春水满溢,平湖上锦帆张扬。
沅江水中桃花绚烂,湘江流域杜若芬芳。
穴居茅山近在眼前,江水连通巫山峡谷长。
天空湛蓝碧透,阳光映照波光荡漾。
行舟逗留远处树,鸟儿停歇危桅上。
滔滔江水浩瀚无垠,一片芦苇又怎能航行?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题为《满江红·游洞庭湖》,作者佚名,通过对洞庭湖的描写,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旅途劳顿和人生艰难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运用“满”字和“平”字勾勒出洞庭湖春水潋滟的全景,令人仿佛身处其中。接着,作者描述了沅水入洞庭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与之相关的动人传说,如蛾皇、女英溺于湘水的传说和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人等,使得诗歌充满了想象和神秘气息。
随后,诗人又提到茅山和巫峡等地,这些神秘的景点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通过对洞庭湖幽远之景的描绘,如一叶扁舟和数只飞鸟,在宽广浩渺的湖面上栖息、飞翔,诗人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壮观和无垠。
最后,诗人以“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的感慨结束了全诗。这句话表现出诗人对旅途劳顿和人生不易的感慨。整首诗描绘的是大自然壮阔而神秘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总之,这首诗《满江红·游洞庭湖》通过对洞庭湖和周边风景的精细描绘,使得诗歌充满着神秘、迷幻的美感,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人留下了深刻而难以忘怀的印象。
鉴赏详情»
阴铿简介: 阴铿约生于511年,卒于563年左右,字子坚,出生于甘肃武威的姑臧(今甘肃武威)。他是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朝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其高祖曾经迁徙至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而他的父亲子春则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从小就喜欢学习,能够背诵诗赋,后来涉猎广泛历代史书,尤其擅长写五言诗,在当时备受重视。他曾经担任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后来入陈担任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并以其文学才华受到了陈文帝的赞赏。阴铿历经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等职务,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在文学风格上,阴铿的艺术特点与何逊颇为相似,后人有称他们为“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