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张仲素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
译文及注释:
楼上的残灯陪伴着清晨的霜,独自一人躺在合欢床上。
思念之情一夜多少,无论在地角还是天涯都无法消长。——张仲素
床上满是明月,帘子上满是霜,被冷灯光照着躺在床上。
在燕子楼中,秋夜的月色和寂静的思念只为了一个人而长久存在。——白居易
北邙山上的松柏被愁云笼罩,燕子楼中的思念默默无声。
自从剑和履被埋葬,歌声和香气也已消逝十年。——张仲素
钿色晕染的罗衫如同烟雾,几次想穿上却又泪流满面。
自从不再跳《霓裳曲》,衣服叠在空箱里已经十一年。——白居易
看着洛阳飞回的鸿雁,又见到玄禽逼近社稷。
瑶琴和玉箫已经没有了意境,随意被蛛网和灰尘覆盖。——张仲素
今年春天有客人从洛阳回来,曾经到过尚书墓。
听说白杨树可以做成柱子,难道红粉也会变成灰烬吗?——白居易
注释:
楼上残灯伴晓霜:楼上的灯已经快熄灭了,和清晨的霜一起陪伴着。
独眠人起合欢床:一个人独自睡在合欢木制的床上。
相思一夜情多少:思念之情一夜之间有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长:即使是在地球的两端,也不算太远。
满床明月满帘霜:床上满是明亮的月光,帘子上也挂满了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被冷落的灯光照着,躺在床上。
燕子楼中霜月夜:在燕子楼中,月光如霜。
秋来只为一人长:秋天来了,只为了一个人而漫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北邙山上的松柏树锁住了忧愁的烟雾。
燕子楼中思悄然:在燕子楼中,思绪悄然无声。
自埋剑履歌尘散:自己埋葬了剑和履,歌声也消散了。
红袖香销已十年:红袖子的香气已经消失了十年。
钿晕罗衫色似烟:钿子晕染的罗衫颜色像烟雾一样。
几回欲著即潸然:几次想穿上它,就不禁潸然泪下。
自从不舞《霓裳曲》:自从不再跳《霓裳舞》。
叠在空箱十一年:折叠着放在空箱子里已经十一年了。
适看鸿雁洛阳回:正好看到鸿雁从洛阳回来。
又睹玄禽逼社来:又看到神秘的鸟儿逼近社稷。
瑶瑟玉箫无意绪:瑶琴和玉箫没有了音乐的意境。
任从蛛网任从灰:随意让它们被蛛网和灰尘覆盖。
今春有客洛阳回:今年春天有客人从洛阳回来。
曾到尚书墓上来:曾经到过尚书墓参观。
见说白杨堪作柱:听说白杨树可以做成柱子。
争教红粉不成灰:难道不让美丽的女子变成灰烬吗?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两位唐代诗人张仲素和白居易之间的诗歌唱和。文章引用了白居易的小序,详细描述了张仲素宴请白居易时,演唱盼盼婉转动听的歌舞,激发了白居易的创作灵感。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一首诗,回忆了与盼盼相处的欢乐时光。
多年后,张仲素绘制《燕子楼》三首新诗,让白居易想起了旧时光。他同样以盼盼为题材写下了三首绝句,感慨往事,返回徐州重游。
不过,在小序中关于张愔是张建封之子的记载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张建封已经去世,而白居易当校书郎的时间是远晚于张愔在武宁军担任节度使和检校工部尚书的时间。此外,有些文献误将张仲素写的诗误认为是盼盼所作,也需要加以澄清。
总的来说,这组诗歌对唐代社会和爱情生活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两位诗人的才情与情感。
赏析详情»
张仲素简介: 张仲素(约769~819)是唐代诗人,字绘之,出生地符离(今安徽宿州),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他于贞元十四年(798)中进士,后又中博学宏词科,并担任武宁军从事。在元和年间,张仲素曾任司勋员外郎,并从礼部郎中晋升为翰林学士,后迁至中书舍人的职位。 张仲素擅长乐府诗歌,尤其善于描写思妇的内心情感。他的诗歌表现细腻动人,如《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和《秋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等,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此外,张仲素也写了一些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抒情诗作。例如《塞下曲》,歌颂了勇敢无畏的边防将士的英雄事迹。据相关资料,张仲素去世日期为公元819年,享年5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