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二首》拼音译文赏析

  • sài
    xià
    èr
    shǒu
  • [
    táng
    ]
    dài
  • jīng
    dǎo
    beǐ
    fēng
    shuāng
    xiàn
    zhú
    nán
    hóng
    鸿
    jiù
    lóng
    chéng
    cháo
    fén
    zhàng
    kōng
  • xiāo
    jīn
    zài
    bìn
    gǎi
    guān
    zhōng
    què
    xiǎng
    xuān
    shì
    rén
    shàng
    zhàn
    gōng
  • guǎng
    广
    yún
    níng
    cǎn
    xié
    feī
    xiàn
    shēng
    shāo
    shān
    sōu
    měng
    shòu
    dào
    huí
    bīng
  • fēng
    zhé
    gān
    竿
    shā
    mái
    shù
    miǎo
    píng
    huáng
    yún
    feī
    dàn
    piān
    zòu
    hán
    shēng

原文: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夜救龙城急,朝焚虏帐空。
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却想羲轩氏,无人尚战功。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



马戴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出生于唐朝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为主,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马戴早年担任过官职,后来辞官回乡,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成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他的代表作《灞上秋居》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此诗共五律,描写了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在异乡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该诗不仅反映了马戴对故国思乡之情,更展现了他成熟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诗歌才华。 据史书记载,马戴逝世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69年),享年71岁左右。他的诗歌通过文字传承至今,并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